大陵(1)故县,文水更张(2);星分参井(3),地属晋阳(4)。历史悠久,上溯三皇(5);文化荟萃,源远流长。峪口遗址(6),频现石器滥觞;上贤陶片(7),传递龙山盛况。尧都平陶(8),华夏文明之床;祁氏春秋(9),邑境曾是皇庄(10)。西倚吕梁,处处雄峰屏障;东临汾水,时时推涛作浪。北缘交城,得益关帝之滉(11);南邻祁平(12),同是晋商之邦。
伟哉文水!山河壮丽,钟灵毓秀。南徐则天,六宫(13)阅尽风流;圣神皇帝,万国参拜冕旒(14)。云周胡兰,年少勇毅捐躯;革命英烈,威名遍传神州。青史频繁书武周,领袖题词就义后。民素刚劲(15)出王侯,志士豪杰世代有。三朝元老卫绾(16),让功蒙罪击寇;一代名臣士彟(17),力击奸吏豪酋。唐朝李憕(18),荷国重寄,临危不惧,英勇抗敌;宋代狄青(19),神勇无比,匡扶仁宗,丰功伟绩。玄中道绰(20),首创小豆念佛,世传《安乐》双集;元末同恕(21),擅长著书立说,时露峻洁之气。文苑清居,明朝天胤(22)听蛙;山色依旧,清代元震(23)佳话。为官清廉,新铭(24)无产自夸;悬壶济世,悦隆(25)救人无价。民族危亡,永田(26)县长死不还家;盗贼蜂起,二把(27)镖旗挺走天下。“五四”爆发,县立师生响应;牺盟(28)发令,游击战士请缨。表里山河,兵家必争;两度失守(29),数次交锋。革命岁月峥嵘,先烈气贯长虹。古城新生,文治武功;人才辈出,层出不穷。四大名角美莲(30),唱念做打栩栩如生;人民作家孙谦(31),百花金鸡捷足先登。人杰地灵,吕梁英雄代代传颂;贤哲济济,文峪俊杰人人敬重。
美哉文水!风生水起,浩浩乎,流水激荡昂扬;山川形胜,巍巍哉,层峦耸翠苍茫。昔有十景(32),今盛两乡(33)。 则天祠庙,古殿丰碑(34)遍访;胡兰陵园,青松雕像崇仰。历史名城,古迹遍布。贤师(35)设教西河,隐堂洞中濯足(36);魏武(37)发兵乌桓,立柱建城伐木。梵安寺(38)塔依旧,唐代名士何处?狄武襄祠(39)屡修,宋屋名贤作古。开栅汉槐,历尽沧桑不枯;麻衣仙庙,风韵依然如故。便是西天(40),石永名楼在目;画栋雕梁,孝义市楼无睹。驱宝马而上路,访风景于坊都(41)。山环水抱,浮光跃金,文峪水库浪沧沧;森林葱郁,溪水潺潺,苍儿会山鸟鸣唱。天高云淡,知宇宙之廖廓;兴尽悲来,识生命之有数。修短随化(42),豁达何如?寄情山水,憩游是福。世泰湖中荡舟,北山公园漫步。心旷神怡,乐不思蜀。
壮哉文水!千年古城,两迁(43)呈祥;凤凰(44)展翅,英姿飒爽。交通便利,铁路纵贯南北,列车日夜奔忙;路网密集,高速穿境而过,快捷胜似翱翔。街道拓展,建设繁忙;高楼栉比,锦铺开张。绿化典雅,品味高档;宜居之城,笑语朗朗。农业大县,誉称国家粮仓;工业兴旺,水泥机械炼钢。更有四园新建,勇于开创。开发园区,钾盐行业头羊;工业新区,海威光华吉港(45);旅游景致,处处春风荡漾;科技园里,葡萄美酒飘香。文化立县,仰承百代纯良;尊师重教,知识蕴藏力量。文水中学,吕梁名校,数万新秀起航;生活理念,首倡健康,全民奋发向上。
瞻望文水,邦兴民康,于斯益彰。中国梦美,唯我奋斗标纲;繁荣昌盛,民主法制良方。噫嘻!任重道远,矢志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奋发图强;转型跨越,跻身强县在望。自强不息,力促伟大复兴;厚德载物,铸就时代华章。
丁酉年,冬至日,于太原。
注释:
(1)大陵:文水古称大陵县。据康熙十二年《文水县志》记载:“秦始皇十九年,灭赵并六国,郡县天下,为大陵县,属太原郡。”
(2)文水更张:更张原意为调节琴弦,比喻变更或改革,这里指文水更名。据1994年《文水县志》记载:“(隋)开皇十年,因境内有文峪河,‘其水潆波多纹’,更为文水县,仍属并州。”
(3)星分参井:指文水的分野,参井为二星宿名。据康熙十二年《文水县志》记载:“文之疆域应天文参井之分”。
(4)地属晋阳:据1994年《文水县志》记载:“武则天称帝后,于天授元年(690)……将其故里文水县改名为武兴县,与晋阳并立为京县,神龙元年,复为文水县,属太原府。”
(5)三皇:即三皇五帝,文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唐尧。
(6)峪口遗址:峪口即西峪口,在县城西北,1963年,此地发现许多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鹿角、兽骨、白灰面等。
(7)上贤陶片:上贤位于县城南,新中国成立后,该处发现陶片,有灰陶片、红陶片、夹沙红陶片等,据考证,该遗址为龙山文化遗址,1965年定为省级保护文物。
(8)尧都平陶:据康熙十二年《文水县志》记载:“平陶城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尧为唐侯时,都于此。”
(9)祁氏春秋:《文水县志》记载:文水“春秋,为晋宗室祁氏之田。”
(10)邑境曾是皇庄:邑,为古时县的别称。祁氏为晋宗室,故其田可称之为皇庄。
(11)得益关帝之滉:滉,指水深而广。文峪河发源于交城关帝山,但是主要流经文水,因此,民谣曰:“交城山,交城水,不浇交城浇文水。”
(12)祁平:指祁县、平遥,此二县均为晋商之发源、兴盛之地。
(13)六宫:古代帝王后妃居住处。这里指后、妃。武则天曾为妃、为后,她是后妃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自称“圣神皇帝”。
(14)万国参拜冕旒:即万国衣冠拜冕旒,此为武则天祠内的对联之一。
(15)民素刚劲:《山西通志》记载文水风俗为:“民素刚劲,俗尚俭朴,勤力稼穑,颇尚文学。”
(16)卫绾:汉代大陵人。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康熙十二年《文水县志》记载:卫绾“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封绾为建陵侯。”
(17)士彟:即武士彟(577~635),并州文水人。1994年《文水县志》记载:李渊起兵太原,他跟随李渊进军隋都长安,被封为义原郡公。在荆任职时,打击“奸吏豪右”,注意“宽力役之事,急农桑之业”。
(18)李憕:并州文水人,唐玄宗时任礼部尚书。安史之乱,李憕留守东京洛阳。叛军兵临城下,李憕对部下曰:“吾曹荷国重寄,虽力不敌,当死官。”城陷,李憕被害。
(19)狄青:宋代名将,文水狄家社人。宋仁宗时,上书请求南征平定叛乱,得胜回朝后,被仁宗提拔为枢密使。
(20)道绰:姓卫,文水人,著名僧人。公元609年,道绰来到玄中寺。他劝人念弥陀佛名号,用麻豆等物为数量,每一称名,便下一粒,这就是所谓小豆念佛。生前著有《安乐集》两卷。
(21)同恕:元末文水人,字宽夫。博学能文,著有《玉山集》。《永乐大典》称其著作:“不事粉饰,而于淳厚敦朴之中,时露峻洁峭厉之气。”
(22)天胤:即孔天胤(1505~1581)。嘉庆十年中举,第二年以一甲第二名考中进士。曾任陕西安察司、右布政使等。辞仕回籍后,筑“文苑清居”赋闲。
(23)元震:即成元震(1685~1763)。1708年,23岁的元震考中二甲武进士,曾任甘肃提督。在一次宴会上,他即席赋诗:“一别蒙山数十秋,几番得意几番愁。君恩复命来东鲁,山色依旧我白头。”诗罢满座皆惊,称其文武双全。
(24)新铭:即武新铭(1802~1854)。清道光年中进士,授山东宁阳令。他为官清廉,“数十年无恒产”,为人称赞,亦自以为荣。
(25)悦隆:即郝悦隆(1851~1936)。他行医45年,救人无数,尤其同情穷人,从未因付不起医药费而缺症,而且,常常在生活上救济穷人。
(26)永田:即顾永田,曾任文水抗日县长。1940年,顾永田亲率一营兵力伏击敌人。他身先士卒,奋不顾身,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4岁。红岩烈士有诗曰:“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已,做千秋鬼雄死不还家”,永田县长可当。
(27)二把:即左二把,清代文水孝子渠村人。他自幼习武,武功高强,保镖30余年,从未出过差错,道光皇帝亲赐其黄马褂1件,镖旗1面。
(28)牺盟:指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1937年5月,牺盟会在文水开办“游击干部训练班”,当年9月,组建“牺盟会文水抗日游击队”。
(29)两度失守:指文水城两次沦陷:1938年2月15日,日军占领文水城;1945年9月1日,八路军一举攻克文水城,9月9日,阎军占领文水城。
(30)美莲:即冀美莲,文水下曲镇人。幼年学戏,崭露头角,中年成名,与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并称晋剧四大名角。
(31)孙谦:文水南安村人。早年参加革命,从事电影和文学创作,其电影《咱们的退伍兵》获“金鸡奖”、“百花奖”,1992年5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称号。
(32)十景:据康熙十二年《文水县志》记载:文水境内多有风景名胜,统称之为“十景”:即商山叠翠、悬崖瀑布、谷口秋风、寿宁怪柏、石门浪雪、隐泉春水、平陵晚照、石峡藏书、泌水名碑、郝岭长栝。
(33)两乡:指南徐村的武则天祠庙和云周西村的刘胡兰烈士陵园,这两个乡村因此而闻名,是文水著名的旅游之乡。
(34)丰碑:武则天墓地即陕西乾陵立有一块巨大的无字碑。武则天祠庙中也复制了一块无字碑,高9米,厚1.6米,宽2.15米,重达100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青石碑。
(35)贤师:指孔子的弟子子夏。子夏山位于马西乡神堂村北,相传子夏设教西河游憩于此,故后人称之为子夏山。
(36)濯足:濯,是洗的意思;濯足即洗脚,这里指隐居。古人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37)魏武:即魏武帝曹操,据文献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发兵攻打乌桓时,曾经在开栅伐桦树,立柱为城池。
(38)梵安寺塔:又称之为上贤塔,位于县城西南4公里的上贤村。建于唐代,相传当年有一位皇子,因避朝乱,在梵安寺隐居,修建此塔。
(39)狄武襄祠:俗称狄青庙,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的狄家社村中,为北宋名将狄青之家庙,庙中有清代所立“宋室名贤”横匾。
(40)便是西天:石永村市楼二层悬挂一块仿明代制匾,上书“便是西天”。
(41)坊都:指文水全境。康熙十二年《文水县志》记载:“本县自宋元符以来,地贯七乡……后易之以都,共七十有九。在城曰坊为领,在乡曰都为属。”
(42)修短随化:修短,指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化:造化,指生死变化的自然规律。
(43)两迁:据1994年《文水县志》记载:大陵城原址位于今城北12公里的武陵村与交城大陵庄之间,后迁移至今城东5公里处的旧城庄,宋元丰八年又迁移至今城。
(44)凤凰:古时,文水县城北重门外壁上镶有“凤凰城”3字,盖因其城北重门向东拐,似凤凰之头望朝阳;东、西门向南拐,似凤凰两翼双展翅;南重门向南,似凤凰之尾。
(45)海威光华吉港:文水企业名称,即海威钢铁、光华铸管、吉港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