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要地,九州故园。五山屏峙,一水横穿【1】。凝吕梁之甘雨,卧黄河之臂湾。牵秦赵而引太行道,控冀晋而接孟门关【2】。女娃炼石以补苍天,承之玉露;神农济世而尝百草,享之蔽传。故尔风起于黄土之坡,水泽于管涔之源。碧水溶岩,当为神液;孢粉渗土,便成仙缘【3】。山水沐天辰而溢彩,高粱拂金风而流丹。是以杏花切切,汾河潺潺。得仪狄之造想,酿清香之醴泉【4】。仰酒旗兮,美玉出之于昆仑;协嘉号兮,凤凰鸣之于歧山【5】。
伊昔上下六千年,纵横九万里。华夏于仰韶滥觞,佳酿在汾阳肇始【6】。得天之露,竹叶香飘;沐雨之华,杏花风靡。料必晋中之纯粮,水必新亭之甘味。缸得之于湿润,人得之于默契。于是润糁而出糊浆,慢火则贮清气。一朝酿造,先后之双蒸;百代醇酎,香绵之极至。既渥既优,且清且懿【7】。是以黄河天水,出龙门之鲤魚;吕梁金风,传河东之滋美【8】。古井悠而掘遗存,史籍煌而载喻旨【9】。牧童遥指酒家,樊川之杜公;佳酿已录《随园》,钱塘之袁子【10】。方博士誉清香而入殿堂,周总理点国宴而登丹陛【11】。孙文举酒,反清而盟;沫若题诗,寻根而系【12】。朴初入杏花,方外之中一散人;润芝宴庐山,汾酒杯外两知己【13】。懿哉,汾酒之精魂,可令郭大帅致仕而居,李闯王经停而醉,岂非蟾宫折桂乎【14】。
夫乃人之初,智方深浅;天为祚,酒酿淡浓。天人合一之梦,酒我无双之雍。幕天万期,犹尝犹献;席地千里,以敖以通。道家之粹,文脉之踪【15】。是以丘坡若荷叶田田,且伸方滟;山峰如云鬟切切,欲去还容。此乃国酒之源,清香之宗也。故尔作奠基人而泽华夏,为火炬手则驾青骢。赞活化石而名起,誉教科书则声隆【16】。慕一圣之高德,仰十贤之溟鸿【17】。八千人以同心,四海香彻;六千年而一贯,九州尊崇【18】。至若晋商闯天下,茅酒之始祖;王者归故里,清香之蛟龙。国酒、国魂,国粹、国风。新中国名
酒之三甲,巴拿马金奖于囊中【19】。真乃汾酒之厚积,华夏之嘉桐【20】。
至矣也!香之杏花,伟哉汾酒。香纯而袭之于钟灵,色正而莹之于奇秀。获九天之鬼斧,惟为创新;聚千年之神工,岂能守旧。探深海方晓双龙斗珠,循远谷可识万烟出岫【21】。夫乃承汉脉之华,簪儒德之厚。天地作其舆盖,日月为之扃牗【22】。存"五度"兮,三界岂可擦肩;留"六觉"也,九州终能相守【23】。于是吕梁明月,邀天下之婵娟;汾水杨柳,聚星汉之旗宿。高歌而酒色纯,凭风则清香透。懿哉!斯可发中华之金声,怀复兴之梦托。领行业之排头,搏长空之灵鹫也!
(韵用词林正韵)
注 释
【1】五山,指横亘在有"地球之胃"之称的黄土高原东部的五座名山,即太行山、吕梁山、恒州、五台山和王屋山;一水,指汾水。
【2】汾酒所在的古河东地区,向为战略要地。被秦称之为"股肱之地。秦欲向东争霸,必先灭赵,欲先灭赵,必先占领河东之地。孟门关,位于古河东区域,是晋冀之间当初与娘子关并称的重要关隘。
【3】风起于黄土之坡,据酿酒专家方心芳考证,汾酒之所以能为国酒之源。其主要原因其土壤中含有千万年累积起来,从黃土高原被风携带来的微生物孢粉;管涔,指汾水的源头管涔山。
【4】仪狄,据传是中国制造酒业的鼻祖。
【5】此句是指,汾酒的诞生,就象玉出昆仑,凤鸣歧山一样,深刻地影响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仰酒旗兮,协嘉号兮。借用曹植酒赋的句子。
【6】此句是说,汾酒所在地区,是仰韵文化的核心区域。而杏花村产酒,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
【7】此段是讲汾酒制作的大概工艺,和汾酒特有的品质。既渥既优,且清且懿。化用《诗经.信南山》的句子;渥,纯厚的意思。
【8】此句是说汾酒的诞生,就象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被吕梁山的风传播到四面八方。
【9】古井,指1982年,考古人员在杏花村遗址挖掘6000年前的酿酒器具;史籍,指二十四史中的《北齐书》记载,武成帝高湛专门写信给弟弟推荐汾清(汾酒前身)。
【10】杜公,指杜牧,曾写下"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袁子,指袁牧,他撰写的《随园食单》记载,汾酒乃烧酒中之至狠者。
【11】方博士,指方心芳博士,1932年他经考察后认为,汾酒是香型白酒之先祖;周总理,指周恩来。他听取了酿酒专家秦含章建议,指定汾酒为国宴用酒。
【12】孙文,指孙中山,1905年,他在日本与黄兴以汾酒作媒,共商成立同盟会大计;沬若,指郭沫若。1965年,他来杏花村考察,称自己为郭子仪后人。写下了"相共举杯酹汾水,腾为霖雨润村田"的诗句。
【13】朴初,指赵朴初。1978年,他陪同日本高僧来到杏花村,写下了"长寿水兮般苦汤,不妨畅饮杏花材"的诗句。一散人,指赵朴初为在家居士;润芝,指毛泽东。1959年,他在庐山宴请贺子珍时,说汾酒纯正。两知己,比喻汾酒和贺子珍都是他的知己。
【14】郭大帅,指郭子仪。退休后回到汾酒所在地汾阳定居;李闯王,指李自成。在进军北京途中杏花村休整三日,赞汾酒为"尽善尽美";岂非蟾宫折桂乎
,谓汾酒就象举子考取状元一样,是中国白酒业的王者。
【15】此段是指道学文化与酒文化的有机融合,便是汾酒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以敖以通,化用《诗经.柏舟》。
【16】这一段是化用汾酒人总结出来的,汾酒是白酒产业的奠基人,传承白酒文化的火炬手,白酒酿选工艺的教科书,白酒发展史上活化石的句子。
【17】一圣,指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汾酒就座落在子夏山的山麓;十贤,是指几千年来为汾酒的发展壮大传承作出巨大贡献的十位人物。他们是高湛、杜牧、傅山、曹树谷、楊得龄、方心芳、秦含章、秦斌、常贵明、赵迎路。
【18】八千人,指酒厂的8000员工;六千年,指杏花村6000多年的酿酒史。
【19】这句上段是指汾酒在全国历次名酒评选中,都名列前茅。下段指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汾酒勇夺金奖。
【20】嘉桐,指桐叶赠弟的典故,开启了晋国的时代。
【21】这一段是讲为什么汾酒能如此辉煌,凭的就是改革创新,勇攀高峰。
【22】日月为之扃牗,化用刘仱《酒德颂》的句子。此句意思是以汾酒王者的气概,天地可以为之被舖,日月可以为之窗户。
【23】五度,指楼烈宇教授提出的汾酒的最高境界。即五度品格,天度、地度、首度、高度、爽度。六觉,是指人类下意识的六大感觉。视觉、听觉、触角、味觉、嗅觉、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