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汾酒杯?山西赋”赋文学大赛 > 作品展示作品展示

汾水赋(并序)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周威 发布时间:2018/7/30 10:52:57

予尝闻晋东依太行,西傍吕梁。重峦叠巘,泻浪奔涛。有山之高者,曰以管涔;有河之广者,谓之汾水。纳百川以入黄,携千流而归海。于是滋养三晋之草木,泽被万民之园庐。载子安之赋文,当是切叹;传摩诘之诗画,恰逢栋梁。且高迹难寻,遗踪何托?江去舟小,栖东坡以寄余生;绿短花新,植五柳而抒己志。伊昔仲尼言君子登高必赋,临河必观。颇感老聃水生万物,水含上善。又值汾水属文之际,聊为赋云:

若夫资生万象,肇迹浑元。凭山控里,指浪奔原。出宁武而烟云渺漫,揔河津而叠浪潺湲。阳侯失路于舟楫,蜚廉奔属于轮辕。祀迴川之表,淹生河伯;承后土之瑞,受命帝轩。台骀汲引之功,称乎懿德;伯禹分流之用,颂以嘉言。

是故三晋峰高,汾河域广。湖鉴水清,涵虚气爽。亘云路而吐辉,焕天衢而融朗。匪汤汤而就下,盖弥弥而直往。临丽水,得灵均濯洗之缨;驻玄流,寄苏子听江之杖。

别有逝波潜水,危叶惊秋。雁过寒渚,鲤跃芳洲。暑易寒来,感众生之迟暮;阳舒阴惨,知万事之解休。酒纵歌狂,谁访横汾之路;萧沉鼓咽,孰游折雁之丘。曩有回帆连舸,今成去棹孤舟。望凌波之垂泛,渺人世之转浮。岂知俄顷之间,旋为陈迹;方辨须臾之内,已然去留。

倘使和风早遍,绿水新晴。怀遐思而前往,步容与以缓行。陶公漉酒之巾,发余率性;谢客登山之屐,进吾闲情。芳草沿堤而香满,垂杨绕岸而风清。翻两岸而夹镜,泻一峰而翠横。倚管涔之瑞山,空谷回响;傍汾源之灵沼,清池雷鸣。夏王洞开嶙峋,灵霍之峡断;英济尽力沟洫,兰村之泉盈。俄而碧波回泛,峡谷风生。汾阳之杏花作雪,文水之牧笛弄声。经康泽王之龙祠,真龙出处;入申明亭之酒泉,汾酒逢迎。

是知天地垂生养之德,河溢流谦;圣人播教化之仁,水含上善。润汾晋以靡穷,资万民而不倦。熔晋煤而冶金,解横汾而造电。赋甘醴而民推,酿汾酒而国荐。品至洁兮,独宴宾而宴客;味至纯兮,故长思而长念。盖汾河而由地造,唯汾酒而得天羡!

 

(赋用平水韵,文中对仗押韵都以平水韵为准。)

 尝闻:曾经听说。
 重峦叠巘:连绵的山峦与重叠的山峰。
 管涔:即管涔山。
 入黄:注入黄河。
 泽被( pī ):将恩泽施及给某物。
 子安:王勃,字子安。擅长骈文和赋的写作,因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故称悲叹。
切叹:犹悲叹。
 摩诘: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精通诗、书、画、音乐等。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故此赋中谓摩诘为栋梁。
 高迹:高尚的德行。
 遗踪:即陈迹,过去的事迹。
 典出苏轼《临江仙》,苏轼被贬黄州时,在东坡饮酒大醉,因家童熟睡,不得归家,遂临江倚杖,听到涛涛江声而发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感慨。
 典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晚年归隐田园,植五柳用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伊昔:从前,以前。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登高必赋,见大水必观。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老子曾对水有过至高的评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属文:撰写文章。
 肇迹:犹肇始,肇兴。浑元:谓天地之气。或谓天地。
 宁武:汾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境内管涔山。
 河津:汾河流经河津注入黄河。
 阳侯: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
 蜚廉:亦作飞廉,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相传是秦国的祖先,黄帝孙子颛顼的后裔。
 河伯:河伯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原名冯夷。也作“冰夷”。在《抱朴子·释鬼篇》里说他过河时淹死了,就被天帝任命为河伯管理河川。
 帝轩:即黄帝,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台骀: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人物,因治理汾河,被称为汾河之神。
 伯禹:即大禹,因治理黄河被世人所歌颂。
 湖鉴:因水清澈得像镜子一样,故称湖鉴。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吐辉:发出光辉。
 融朗:融通明朗。
 用典分别出自屈原《楚辞·渔父》和苏轼《临江仙》。
 出自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古以秋冬为阴,春夏为阳。
 解休:停止,停息。
 汉武帝尝巡幸河东郡 ,在汾水楼船上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句。后因以“横汾”为典。
 典出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因雁投地而死,故称折雁。
 陶渊明生性率直,有一次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
 谢客:即谢灵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喜游山陟岭,特制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因称这种特制的木屐为“谢公屐”。亦称“灵运屐”等,亦省称“谢屐”。
 夏王:即大禹。汾河出介休西南流至灵石县地界,曲行10余千米到达县城。在县城上游1千米左岸接纳静升河,过县城向下游南流1千米干流突成90度弯折向西流,后有双池河汇入。汾河在此间迂迥穿行在灵霍山峡间。相传在远古时代,大禹治水曾路过此山峡,见其峡窄谷浅,便带领民众奋力劈山斩石,疏浚水道,使汾河顺利穿过。民间广为流传的“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就说的是这段故事。
 沟洫:此处指农田水利。
 英济:即窦犨。相传窦犨曾在阳曲县古城村一带(今太原市)兴修水利,后人为纪念其功德,而修建了祠堂。宋大观元年(1107年),宋徽宗为窦犨加封“英济侯”封号。兰村:即兰村泉。
 康泽王:龙子祠泉相传出于西晋永嘉年间。有妇人韩氏,在野外遇一巨卵,持归育之,得婴儿名橛,八岁时遇刘渊征民夫筑平阳陶唐金城,橛儿应募,一夜城就,渊妒其能,欲诛之,农历四月十五日追至姑射山麓,橛儿显露原形,变成一条金龙,钻向山脚石隙,刘渊拔剑斩之,截断龙尾,泉水由此涌出,因称“龙子泉”,依泉筑池,名曰金龙池。泉水泽润于民,后世封橛儿为康泽王,于池侧建祠祀奉,名曰康泽王庙,人称龙子祠。
 流谦:谓极其谦抑。
 典出《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靡穷: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