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黄河,支分汾水;悠悠中夏,派汇龙源。观其肇管涔、出水母、携龙眼、经东寨,而辞宁武之境;汇岚水、合晋泉、融潇河、领文峪,而抵灵霍之山。而乃振辔长驱,揽龙祠之巨浸;扬鞭直下,入河津之长川。其间横跨九山,收两间之元气;总揽千壑,纳百道之灵泉。林茂田腴,三十四市县皆沾德泽;鸢飞鱼跃,千万亿生灵尽得保全。当其始出楼山,虚怀而纳诸水,不啻君子之道;而乃终归大壑,舍身而并黄河,何殊志士之贤。际其浩荡而来,裂石崩云,未减雷霆气势;待彼迂徐而转,摇花曳柳,恰如佳丽清妍。若乃百折还流,秉忠贞而愈笃;信是千山不阻,赴道义而弥坚。尝闻三晋之河,以斯为母;我谓千秋之德,堪与配天也!
至如二经所载,大以称汾;万口所传,清而必治。帆樯利涉,庙祀台骀之灵;山壑凿通,史载禹王之伟。泛舟之役,秦穆公拯晋国之饥;祭土之行,汉武帝歌秋风而至。跨水以联城堞,周防端赖崔公;修池而缀风光,大雅堪推马氏。彤霞阁耸,当时独具规模;柳溪街横,今日犹窥体例。留得雁丘绝唱,诗拜遗山;堪追洛水名篇,气吞曹子。汾河晚渡,恍闻鼓震船头;芳草春生,又见鸥飞沙嘴。溯流光之隧道,缓缓而行;发思古之幽情,悠悠无已!
若夫泽世滋民,厚文明之积淀;培才润物,策天地之勋猷。尧舜禹之高风,得其神秀;日月星之华曜,于此沉浮。得士文公,成春秋之王霸;直书狐史,秉笔砚之戈矛。继孔孟之儒风,荀卿文放;追卫霍之武略,关帝名留。石勒之开基、拓跋氏之立国,长铭青史;武曌之凤起,大周朝之龙翔,更固金瓯。至如唐以诗鸣,子安、少伯、子厚、乐天之属;才因地胜,君实、汉卿、伯温、贯中之流。数百代英贤,赖一河之孕育;望六州气象,发千阕之歌讴!
至若漕运之兴,隋唐为盛;往来之便,河渭相通。天下之粮,半数输于汾晋;吕梁之木,历年贡入帝宫。万筏下汾来,箭激洪涛千叠壮;一樽怀古去,云飞故国百朝雄。至如引水归田,实滥觞于武帝;作渠溉垄,最服膺乎韦公。熟透平畴,小麦、高粱、大豆、玉米之稔;移来活水,晋祠、龙子、鼓堆、滦池之功。且夫高筑金堤,三大库区之翊卫;勃兴电站,万斛能源之涵容。击壤而歌,岁岁喜添仓廪;迎潮以射,年年稳送洪峰!
于是目穷形胜,赏天池之落霞;心接琼瑶,揽兰村之明月。仰企汾源灵沼,落叶思根;畅游湿地公园,吟魂化蝶。妙绝磁窑,观醴陶而迷春水;醉倒杏花,爱汾酒而钟竹叶。晋祠大米,珍珠炊熟雪翻匙;清徐葡萄,碧玉尝来香在颊。平遥牛肥,太谷饼绝。交城红枣入口甜,汾阳核桃亲手撷。更有煤矿铁矿,宝藏琳琅;太重太钢,豪情超越。共护汾河美景,环保先行;试看古国新颜,雄姿英发!
且夫美梦将圆,十九大迈开虎步;初心不改,亿万众拓阔鹏程。世泰民康,九州富庶;云兴霞蔚,三晋蒸腾。新时代砥砺前行,回肠荡气;好儿女风骚更领,击鼓鸣钲。挺起太行,三万仞高擎大纛;掀高汾水,百千叠共赴中兴!
诗曰:
管涔山麓听雷鸣,龙口泉飞雪乍倾。
敢纳百川胸臆阔,长滋三晋古今清。
连天又送千帆去,入海还来万里行。
浩荡汾河旗鼓壮,最高峰顶看潮生!
注释
1、浩浩黄河,支分汾水;指汾水为黃河第二支流。
2、观其肇管涔、出水母、携龙眼、经东寨,而辞宁武之境;指汾水发源于管涔山水母洞,汇龙眼泉,流经东寨而出宁武。
3、汇岚水、合晋泉、融潇河、领文峪,而抵灵霍之山。指汾水出宁武后汇合岚河、晋祠泉、潇河、文峪河而到灵霍山峡。
4、而乃振辔长驱,揽龙祠之巨浸;扬鞭直下,入河津之长川。指汾河出灵霍山峡汇入龙子祠泉,而后下河津之万荣入黄河。
5、林茂田腴,三十四市县皆沾德泽;指汾河流经三十四县市。
6、当其始出楼山,虚怀而纳诸水,不啻君子之道;楼山,指汾河发源地管涔山脉楼山。
7、尝闻三晋之河,以斯为母;指汾河为山西母亲河。
8、至如二经所载,大以称汾;二经指《山海经》、《水经注》。汾者,大也。
9、万口所传,清而必治。俗云“汾水清,山西盛。”
10、帆樯利涉,庙祀台骀之灵;指台骀为汾水之神。
11、山壑凿通,史载禹王之伟。指大禹治水。
12、泛舟之役,秦穆公拯晋国之饥;指秦晋泛舟之役。
13、祭土之行,汉武帝歌秋风而至。指汉武帝之汾阴祭后土作《秋风辞》。
14、跨水以联城堞,周防端赖崔公;指唐代并州长史崔神庆修中城以连接东西二城。
15、修池而缀风光,大雅堪推马氏。指河东节度使马遂修池补柳。
16、彤霞阁耸,当时独具规模;柳溪街横,今日犹窥体例。指宋代陈尧佐知并州建彤霞阁,后人名此为柳溪。今尚存柳溪街。
17、留得雁丘绝唱,诗拜遗山;指金代元好问作雁丘词。
18、堪追洛水名篇,气吞曹子。指元好问雁丘词之艺术成就堪追曹子建的《洛神赋》。
19、汾河晚渡,恍闻鼓震船头;指汾河晚渡为宁武八景之首。
20、得士文公,成春秋之王霸;指晋文公重耳为春秋五霸之一。
21、直书狐史,秉笔砚之戈矛。指晋之良史董狐。
22、继孔孟之儒风,荀卿文放;指荀子。
23、追卫霍之武略,关帝名留。指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三国蜀将关羽。
24、石勒之开基、拓跋氏之立国,长铭青史;指后赵建立者石勒、北魏建立者拓跋珪。
25、武曌之凤起,大周朝之龙翔,更固金瓯。指武则天建立大周。
26、至如唐以诗鸣,子安、少伯、子厚、乐天之属;指唐代诗人王勃、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
27、才因地胜,君实、汉卿、伯温、贯中之流。指司马光、关汉卿、刘基、罗贯中。
28、天下之粮,半数输于汾晋;指隋唐两代,汾河运粮极一时之盛。
29、吕梁之木,历年贡入帝宫。指隋唐至金元数百年间,朝廷多取吕梁之木材以构宫室。
30、万筏下汾来,箭激洪涛千叠壮;指当时伐木下汾之场面。
31、至如引水归田,实滥觞于武帝;指引汾利农,始于汉武帝时期。
32、作渠溉垄,最服膺乎韦公。指唐代绛州刺史韦武引汾灌田一万三千余顷。
33、移来活水,晋祠、龙子、鼓堆、滦池之功。指晋祠泉、龙子祠泉、鼓堆十二渠、滦池在历史上都曾用为灌溉。
34、且夫高筑金堤,三大库区之翊卫;指汾河水库、汾河二库、文峪河水库三座大型水库。
35、勃兴电站,万斛能源之涵容。指水库发电功能。
36、击壤而歌,岁岁喜添仓廪;指山西民间节日添仓节。
37、迎潮以射,年年稳送洪峰!用钱璆射钱塘潮典故,指汾河防洪设施之稳固。
38、于是目穷形胜,赏天池之落霞;指天池霞映为宁武八景之一。
39、心接琼瑶,揽兰村之明月。指兰村泉。
40、仰企汾源灵沼,落叶思根;指汾源景区。
41、畅游湿地公园,吟魂化蝶。指汾河湿地公园。化蝶用庄子典。
42、妙绝磁窑,观醴陶而迷春水;指醴陵五彩汾水工艺。
43、醉倒杏花,爱汾酒而钟竹叶。指杏花村汾酒、竹叶青。
44、晋祠大米,珍珠炊熟雪翻匙;指晋祠大米。
45、清徐葡萄,碧玉尝来香在颊。指清徐葡萄。
46、平遥牛肥,太谷饼绝。指平遥牛肉太谷饼,山西著名特产。
47、交城红枣入口甜,汾阳核桃亲手撷。指交城枣、汾阳核桃,为山西著名特产。
48、太重太钢,豪情超越。指太原重机集团、太原钢铁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