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汾酒杯?山西赋”赋文学大赛 > 作品展示作品展示

晋都新田赋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孙大勇 发布时间:2018/7/30 16:38:30

晋,山西之简称,因古晋水而得名。晋祠,山西之名片,海内人尽知也。然晋国以周初区区方圆百里之地,进而称霸于诸侯,历六百年而终,其都城建于何处,其国力何如,则知者寡矣。饮其水而不知其源,食其果而莫名其树,遑论晋之五都三迁矣。

晋都有唐、翼、曲沃、绛、新田之说,自景公迁都至新田,乃至三家分晋而晋亡,惟新田证据确凿,不似他地之纷争于史书史家矣。

新田,即今之侯马,为晋都二百零九年。其四面环山,汾河、浍河蜿蜒其境而相融,西入黄河。地处便利通衢之要冲,水浇腴沃井田之稼穑;民为殷商属国之遗民,俗承华夏礼乐之懿德。新田诸君,开王霸杂用之先河,内以治民富国,外以守土御敌。明刑弼教,文有诗经唐风之熏化,武有劲卒尚兵之承袭。物阜民丰,条山之檀輮以为辐轮,历山之铜精铸以宝器。拓土开疆,增其人民食邑;勤王征战,谋划天下大计。和亲联姻,纵横于方国戎狄;执掌牛耳,会盟于诸侯天子。民为邦本,是故晋国称雄天下一百五十年;敬天保民,所以新田守成霸业一百零三载。亚圣曰“晋,天下莫强焉。”

放眼新田,夯土台基,现八处古城王气巍然;盟誓遗址,出五千盟书朱色斑斓。铸铜作坊,存五万陶范纹饰回环;庙寝祭祀,献无数牺牲神鬼欢颜。公卿棺椁,藏万千金玉宝光烂漫;将士墓地,遗不尽白骨躯躯含冤。 至于文物种种,不拘铜玉陶骨,国器常物,尽显民智国力。鼎簋循礼,或排列于宫廷之席,或横陈于葬坑之间。璧璜有序,或悬垂于贵胄之身,或放置于拜坛之巅。车马粼粼,或悠游于城野之道,或疾驰于敌阵之前;邻邦来朝,或求亲于华宫之墀,或乞和于霸主之畔。

及至晋国衰亡,国君之令不出宫门,重器珠玉流入外邦,公权食邑旁落六卿,一国之君沦为傀儡以至庶人,迁徙于偏远之地,而随行之从人宗亲寥寥。

惜呼,晋之兴也,皇皇矞矞;晋之亡也,栖栖遑遑。若非晋亡于公卿之争,一分为三,何来后世秦统一六国之说。晋衰于六卿之坐大,亡于三家分晋,颇类唐之衰亡于藩镇也,历代明君莫不以之为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适逢中华复兴,弊除风清,国力大盛,比肩世界强国,无战争离乱而小康和谐,明智之国人莫不惜爱,谁以怨之?

思至此,不由正襟危坐,静气凝神,为我大中国合掌祷之,再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