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汾酒杯?山西赋”赋文学大赛 > 作品展示作品展示

晋祠赋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唐龙 发布时间:2018/7/31 9:43:00

五原峦聚,三晋屏隈。天龙浩荡,悬瓮崔嵬1。延岭纳怀,包灵奇以藏器;舒岑招袖,揽锦绣而凝瑰。敛风云于玉壁,摄日月于铜峐。山坼而苍茫石裂,泉生而迤逦源来。望龙城之形胜,循晋水之婉洄2。三千载古建风华,幸斯鳞萃;百余间宗祠教泽,惠世图开。山环水绕,雄峙秀堆。人工与天造争巧,绚美自浑成量裁。穆联楼殿,丽秩亭台。祀庙高标,园林杰魁。但遥思于王气,犹深慨于劫灰。悬瓮嘉祥,似择地归翔之青雀;晋祠淳朴,如历朝递绽之白梅。

溯其赫赫宗周,巍巍巨镇。授王弟以桐圭,证明君之符印3。衍迁晋水,沐德政之煦风;感造崇祠,定叔虞之褒论。曾忧厄于燹烽,复余殃于地震。遂闻武御北齐,文宣统顺4。用意经营,竭工腾迅。采础石于幽深,移栋材于阻峻。起催楼观,穿砌池塘;抔始规模,允成昭信。开创缮之有端,继葺修之不吝。沃田引溉,隋帝筑塔于生民;竹帛传晖,唐宗撰铭以享觐5。及夫宋并汉,晋祠兴;祠括园,邑姜振6。殿尊圣母而身雍,柱饰雕龙而爪奋。掘鱼沼而飞梁,铸金人而控汛。庇裔并延献殿,代代补增;灵泉曲接清渠,时时疏浚。明后屡辟以加封,清来广承于垂训7。洪恩遐示,元化潜流;探考志书,稟闻重巽。煌煌哉,参兴废于千年;肃肃哉,会魄形于一瞬。迄今飨佑升平,祭逢尧舜。仑集大成,彰施雄俊。允为示范,率拔类于祠林;称诩典型,乃擅名于三晋。

若夫跨正门而探赏,巡中轴而徐行。临戏台而将梦,仰水镜而遽宁8。会仙桥固,智伯渠清。铁像罹灾,淹岁华而补造;金人秉节,溜风雨而守盟9。对越在天,稽留顿此;匾存古语,坊洽新迎10。进而响宣楼之钟鼓,审献殿之兕觥。宽深方矩,梁架笼罂。厚墙承士,竖栅卫兵。支四椽而隆穹顶,开两门而虚敞厅。供品夥颐;显域中之受福;宗风享祀,发天下之信诚。出而徘徊素径,踱而逡眺闲庭。匠心叠染,悃力构营。立飞梁而袂举,俯鱼沼而眸盈。观其凿水池而泉涌,排小柱而桥撑。翛游鳞而来去,恍展翅而纵横。雕描莲瓣,依绘井形。伸腰殿接,垂翼地平。应真兮凌烟云以踞界,眇忽兮候弦管而入冥。考演图文,似追乎北魏北宋11;揣摩故事,若怅乎鸿泥鸿翎。石狮遗态,大殿迥型。乃访二泉而思邃,拜圣母而心惊。回字廊,内倾柱;歇山顶,滴水瓴。重檐拱翘,深殿宏呈。琉璃烘翠,椽桷涂赪。镂慈云于瓦釉,彰懿德于彩甍。艺竞新规,焕日宫而窈窕;式遵古法,鉴月殿而峥嵘。是以骈朱轮于庙阙,接玉帛于碑亭。氤氲浮气,昭晰飏菁。纷纭难指,莫可状名。恍惚兮陟神居而为念,飨祖庙而动情也。

至若建筑张于杰闳,器材约于巧丽。看三绝之护传,鉴数朝之精制。木栋刻雕,蟠螭腾起。屈身努目,讶鳞甲之驳尘;昂颌失珠,想须髯之荡气。继而瞻群塑之超伦,叹宋朝之妙艺。成王之母,武王之妻;尊以显灵,封以昭济12。华藻修以端容,神龛托于威仪。疑非人间气象,王母居诸;信是阆苑精神,鬟娥围伺。或谨奉以墨文,或恭呈以梳洗。或唇翘而派工,或肩倾而候旨。或含怨而垂眉,或偷矜而托髻。或擫笛而愁吹,或罢歌而欢睇。噫!诚信乎鬼斧神工,湛能邃技。谢昔代之馈留,怀大师之造诣也。又若超遥昆阙,交拂绿阴;绵邈蓬瀛,丛连蓊翳。参古木而思远宗,绽新芽而散苗裔。苍苍周柏,承劫难而根盘;郁郁唐槐,淡荣枯而颜霁。虬枝拗怒,覆叶清流;移惝凤翔,伫聆龙恣。再若悬瓮蓄源,造亭涌澧。窍凿而分三泉,沟交而汇一水13。通南海之奥微,注瑶池之涓细。洗耳何逃,漂缨且戏14。汩汩乎诗经咏传,汤汤乎民事惠记。于是临晋水而濯心,仰神祠而肃志。总文化而抚怀,体风流而梦系。

洎乎园林缔构,宗祖缅思。起圣贤之慨念,和朝野之颂词。天地人神,咸包容于灵地;文娱奠飨,自相续于和时。祭祀庄严,良从周礼;祈禳福祉,固以国基。感明灵而列黍稷,闻霄汉而奏弦丝。恭载存于典籍,虔具拜于形姿。三晋子民,躬身所向;九州男女,翘首当追。遂有文武太宗,书晋祠之铭序;则天武后,阐华严之经辞15。郦道元摛碎珠之句,李太白赞碧玉之诗。傅青主了毕生之愿,刘大鹏完乡土之痴16。况夫剪桐封弟,君范法垂。千年守信,百代毋疑。彰炎黄之大德,秉华夏之世资。助晋商之发轫,成君子之修持。乃窥民尊崇而足备,神厚佑而无欺。发乎诚而吉凶趋避,允乎信而交泰得宜。复闻三教难同,纷争颇扰;一园涵括,气象并驰17。罗古今之史物,谐天地之神祗。证阴阳之互化,举贤圣之皆师。故喜道观静虚,儒堂雍达;宗祠端肃,佛庙祥慈。融殿阁楼台于赅赡,合官民雅俗以瑰奇。地望之隆,他焉敢比;物华之博,独揖晋祠。

壮哉穆哉!表里山河,邈玄真宰18。亘古于斯,精魂未改。叹庙阙之轮奂,仰园林之丰采。洋洋乎囊圣境十顷余,莽莽乎继宗风三千载19。来参圣母,催懿范之激扬;还访叔虞,探徽猷之永在。更幸明府中台,祭封缮创;用策输肝,承流不殆。降灵汾晋而沐欣,嘉佑神州而唱凯。如是耶!一脉窥祠,万方幻态。岂不教既遘者魂牵梦萦,将游人心期身待!

 

==================================================

本篇用平水韵,约1600字。分六段。一段总括晋祠地理形胜和气度。二段溯其源流,历史,变迁,今貌。三段具体写晋祠的建筑群特色,以晋祠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为主。四段具体写晋祠的器物艺术和环境。以晋祠三绝宋雕塑群、周柏唐槐,难老泉为主。五段写晋祠的祭祀文化和象征,提炼出信和博的特色。六段收束全文,结合新时代晋祠的面貌,寄以展望。

1晋祠旁边有天龙山,背靠悬瓮山。

2太原又称龙城,晋水出自晋祠。

3成王剪桐封弟的故事。

4北齐高洋大兴土木,奠定晋祠基础。

5唐太宗撰晋祠之铭并序碑

6北宋时唐叔虞退,邑姜兴,晋祠主神变化。

7明清后晋祠屡加封尊,修缮。

8指水镜台。

9指金人台。

10指对越坊。

11鱼沼飞梁起于北魏,成于北宋。

12这里形容圣母邑姜。

13晋祠有三泉,汇合成晋水。

14用许由洗耳,沧浪之水濯缨的典故。

15晋祠有唐太宗写晋祠之铭并序,武则天写华严经序。

16郦道元《水经注》。李白游晋祠“晋祠流水如碧玉”。傅青主为晋祠有书画。刘大鹏撰《晋祠志》。

17指晋祠的建筑融合三教,包罗万象。

18《左传》里形容山西为:表里山河。

19晋祠占地十余顷,历史三千年。

 

 

姓名:唐龙

中辞成员,岷社成员,逸社祭酒。蜀人客闽。浸淫诗词文赋二十年,辑有《弹指间诗词文赋稿》、《小仓百人一首解读》、《谢枚如酒边词笺注》、《花痕录》等,于各类诗赛和征文屡获等级奖。



  责编:赵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