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税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和促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1/12/30 10:29:13
山西省地税局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正确领导下,紧跟时代变革的脚步,踏准创新发展的节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大税收、大服务”理念,锐意进取,团结拼搏,奋发有为,地税工作向着“各级党委政府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纳税人满意、广大干部职工满意”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地税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促进和服务山西转型跨越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不断优化收入结构
地税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
山西省地税局始终将组织收入作为地税部门的中心工作,以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为己任,全面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在全国率先建立税收预警机制,严格收入规划管理,切实优化地税收入结构,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 “十一五”期间,山西地税系统累计组织各项收入2974.19亿元,各项收入规模由2005年的228.4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25.22亿元,年均增长29.29%,五年增长2.6倍。其中,各项税收规模由2005年的203.7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97.17亿元,年均增长24%,五年增长1.93倍;其他收入规模由2005年的24.6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28.06亿元,五年增长8.24倍。主动承担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代征任务,基金开征当年9个月收入就突破百亿大关,四年累计征收基金593.48亿元,为我省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2011年,山西地税系统进一步强化管理服务,创新征收手段,截至10月底共完成各项税收700.04亿元,同比增长35.83%,增收184.6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58%,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税收任务。截至11月底,山西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1002.96亿元,同比增长31.98%,增收243.0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其中:各项税收累计完成735.61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5.69%,超计划征收39.61亿元;同比增长33.8%,增收185.81亿元。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累计完成174.67亿元,同比增长13.68%,增收21.02亿元。
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服务大局展现更大作为
山西省地税局始终把服务山西工作大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一五”期间,在省直部门中率先出台了涉税事项首办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将所有涉税事项的总办理时限压缩40%,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领导充分肯定;出台纳税服务工作规划和“两个减负”实施意见,开展纳税(费)服务年活动,组织纳税服务满意度调查、反馈和整改工作,开通地税网站,开展大规模的纳税人辅导培训,提高了纳税人税法遵从度。2011年,在山西地税系统集中一个月时间开展了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和服务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立足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出台了《地税工作促进和服务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实施意见》,从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提供有利的税收政策服务、提供稳定的财力保障、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意见。结合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密切关注税制改革动向和税收政策调整变化,广泛开展税收政策研究,从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接替产业发展壮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调研,提出关于“转型综改试验区”争取税收支持政策七条专项建议,山西省《总体方案》共吸纳税收政策建议5个方面,总局已同意其中4个方面。同时,各级地税部门认真落实支持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税收优惠政策,2011年以来共为各类企业和纳税人审批减免各项税收近23亿元。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出台纳税服务流程、纳税服务岗责体系和纳税服务管理办法,加强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多种申报纳税方式,推进一窗式办税、一站式服务、银行网点代收税款、涉税事项同城通办等,加快“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进程,为转型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全省12366纳税服务热线全面开通,成为税收服务新的重要平台。
法治建设不断加强
依法治税取得明显成效
山西省地税局坚持内外并举、以内促外,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税,形成了执法、守法、护法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以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为重点,在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基础上,确立了“不落实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理念。以贯彻落实征管法为重点,出台新的征管规程,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评查,在全国税务系统率先开展“规范执法示范单位”和“依法治税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规范重大案件集中审理和税务行政复议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有效规范了税收执法。以强化稽查为手段,推行分级分类稽查,完成一级稽查改革,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狠抓重点税源检查和大要案件查处,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截至2011年11月底查补收入达到9.8亿元,稽查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做好宣传和协调工作为途径,开展日常税收宣传和税收宣传月集中宣传,推进“五五”普法教育,勇夺全省行政法规知识大赛冠军,组建法律顾问办公室,开展税收法律义务援助活动,加强注册税务师行业监管,争取党政领导关心重视和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不断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形成了有利于依法治税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省局被评为全省“依法行政十佳单位”和 “依法治理标兵单位”。
征管质效持续提高
科学管理开创崭新局面
山西省地税局全面加强税收业务建设,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理念推行专业化、信息化管理,初步形成了征管业务与信息化紧密融合、协调运行的征管新机制。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新综合征管软件全面上线,建成了覆盖11个市局、186个县(区)分局、167个办税服务厅、353个办税服务室、856个税务所共1300余个节点的省市县所四级广域网络,成为全国地税系统较早实现征管数据省级集中的省份;推进金税三期第一阶段项目立项和设计工作,积极争取落实建设资金,金税三期试点取得实质进展;多个业务应用系统上网运行,税收业务网上应用实现重大突破。“两个操作示范”在全系统构筑了统一规范的标准化工作模式,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样本,入选国家985规划,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年度重大项目案例研究成果,新华社在专供中央政治局领导参阅的内参清样上进行报道,总局肖捷局长指出“山西地税‘两个操作示范’为转变政府职能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值得认真学习总结,值得其他兄弟省市借鉴”。税收征管更加科学精细,信息管税有效推进,初步构建省市县所纵向互动和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横向联动的税源管理机制;开展征管质量监控分析和优秀征收管理员考评,构建了省市县三级监控分析体系;不断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管户动态监控,开展征管文书上线,推进征管档案电子化,开展纳税评估试点,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开展网上申报试点和网络发票开具试点,明年年初全面推行机打发票,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税收管理手段、方式、机制实现重大飞跃。重点税源监控管理体系逐步健全,监控企业1.65万户,监控收入比重达到83%,监控比重居全国首位。煤炭资源整合税费征管机制逐步健全,煤焦冶电、建筑安装、餐饮娱乐、房地产等重点行业税收稳定增长。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成效明显,煤炭、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大幅增长。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在全省推广,近150万纳税人实现全员全额管理,每年向100余万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新营业税条例有效落实,煤炭资源整合、建筑业、货物运输业、餐饮服务业营业税管理全面规范。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两税”比对分析、国际税收管理积累丰富经验,财产行为税税源监控平台建设、车船税征管、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等经验在全国推广。房地产税收专业化管理机构和征管模式初步形成,交易环节税收“一窗式”征收全面实现,开发环节税收链条式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规费征管不断规范,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管和“两金”监缴开创良好局面,“一把手工程、一票否决、一体化管理”的作用有效发挥,初步形成了以203号政府令为核心,以自主研发的基金征管软件为平台,覆盖基金征管全过程、涵盖煤炭产运销各环节的基金征管体系,为全国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基层面貌日新月异
发展基础全面夯实
山西省地税局坚持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向基层聚集,用人导向、工作重心、管理重点全面向基层倾斜,掀起了一轮超常规建设的高潮,省市县三级累计投资2.28亿元,新建改建321个税务所和110个办税服务厅,广泛开展“双十佳”评选和标准化税务所、标准化办税服务厅创建,基层面貌一年一变样、五年大变样。山西省地税局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严格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大工作督查、明察暗访、责任追究力度,深化政务公开,依法开展信访工作,加强安全保密管理,提高公文运转效率,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强化预算管理,清理“小金库”,提升后勤管理水平,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以理顺内部职责、解决干部发展瓶颈为目标,完成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职能,理顺体制,提高质效;以服务基层为目标,建立基层经费最低保障制度,开展基层定点联系工作,全系统共投入3.39亿元为基层配发1.5万台微机、2207辆征收用车、4070台打印机、316台复印机等征管服务设备,基层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费装备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干部素质大幅提升
队伍活力显著增强
山西省地税局把大教育和全员读书活动作为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展了投入空前、规模空前、力度空前的大教育活动,完善师资人才库,选拔业务能手,开展业务比武和岗位练兵,与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累计投入2.61亿元举办各类培训班4426期,培训干部20.5万人次,山西省地税局在2011年全国所得税业务知识考试中取得了第4名,山西地税系统本科以上学历比“十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研究生比例达到2.6%。以激发内在活力、端正队伍风气、推动工作落实为目标,建立了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在全系统树立了以德为先、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建立了严谨高效、落实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为地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省局班子在2010年度山西省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为“好”等次,省地税局在全省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把加强干部管理作为保障地税发展的根本大计,以“五建”促“五型”,加强班子建设,优化班子结构,开展巡视工作,增强了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深入开展以异地任职、竞争上岗、交流轮岗、公开选拔、挂职锻炼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序进行领导干部调整补充,全系统处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下降到50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的比重达到83.7%,比“十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2011年在全省地税系统公开选拔15名处级领导干部,为基层公开招录204名公务员,有效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动力。
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富有成效
地税形象全面提升
山西省地税局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了推进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巩固创新党组抓党建工作格局,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省局机关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建工作经验在全国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通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探索构建符合地税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强化廉政风险系统防控,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深化“两权”监督检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持续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省局连年被评为政风行风先进单位,全系统90%的单位在当地政风行风评议中获得前三名。通过创建文明和谐行业,加强和谐地税建设,开展地税文化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大力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倡导了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全系统两次被认定为省级文明和谐行业,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集体一等功,省局机关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70%的市县局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和谐单位标兵、文明和谐单位,山西地税合唱团被授予“合唱事业特别贡献奖”,在第四届世界汉语合唱大会上荣获银奖,“十一五”期间山西地税系统累计233个集体和307名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2011年省局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中央文明委已公示为全国文明单位。开展干部下乡驻村暨扶贫活动,多次组织省局机关处级以上干部深入壶关县店上镇5个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山西省地税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