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财经

推动项目产业落实 铺就农民致富新路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2/15 11:26:28

行长王少新(右一)在道路建设现场调研

    2008年,国家出台了4万亿拉动内需政策,大同市委、市政府也适时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思路,这为大同市分行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009年初,大同市分行主动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准确了解项目盘子,全面把握项目发展规划。期间,该行领导五上太原,三进北京,数十次踏进银监部门的大门进行政策咨询,请示汇报。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同市分行最终与市城投公司、孤山水库项目部达成了两个项目的融资协议,拟贷款15.6亿元。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行领导亲自坐镇指挥,组织客户、信贷部门业务骨干全面介入受理这两个项目,并提出了“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个人倒逼部门、督查倒逼落实”的工作思路。短短四十天后,大同市分行15.4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顺利发放,在大同金融界创下奇迹,被大同市政府誉为“农发行速度”。五条公路已于2009年11月份全面通车,这一工程的实施,将两个县(区)的17个自然村与城区联接起来,完善了大同市城乡路网结构,满足了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改善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条件,加快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步伐,优化了大同市投资环境。大同市分行支持的万泉孤山水库工程是全省35座应急水源工程之一,投放贷款8259万元,于2011年7月建成,可日提供城市供水4.5万立方米,年均向御河文赢湖水系供水1898万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5.9万亩,使5个乡镇63个自然村9.4万人受益,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是惠及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的“民生工程”。到2009年末,仅这两个项目大同市分行就增加利润2316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62.9%,并带动中间业务收入78.7万元,全面实现了信贷业务规模的跨越发展。农发行大同市分行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政策把握和项目操控上的决断与谋略,让人叹为观止。
     2010年,大同市分行又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上果断出击,锁定了大同市御东新区农民集中安置房建设10个项目作为支持重点,倾情提供信贷支持达23.3亿元。该项目涉及到曹夫楼、肖家寨等10个村庄11224户农民3.6万多人。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发放贷款13.2亿元,新建成农民集中安置住房7个区150栋,面积71.39万平方米,完成《可研》的71.68%,将有效解决农民住房难的问题。
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成为影响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既充满竞争,有蕴含巨大风险,如何把握这一市场成为考验众多银行经营智慧的一大课题。作为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大同市分行在这一课题上却屡有创新。
      三年来,大同市分行累计为大同市御同贸易公司发放生产资料贷款2450万元,使企业的订货合同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创利税1400万元,农民享受国家农机下乡补贴560多万元。在大同市分行的倾力支持下,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晋北地区销售规模最大、农机产品最全、技术服务最好的行业领军企业,成为大同市农机行业的“老大”。
    大同县是闻名全国的黄花菜主产地,为了推进黄花产业助农增收再上新台阶,2009年初,大同市分行工作人员先后多次深入该县实地考察县黄花总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发展前景,了解企业的资金需求,果断将其作为扶持对象。三年来,累计发放贷款近1200万元,支持企业收购黄花并进行深加工。
三年来,大同市分行的贷款业务从单一的粮油购、销、储逐步拓展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机下乡、水网、路网和农民安置房等广阔领域,逐步树立了专业化、特色化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品牌,服务“三农”的领军作用日渐凸显,截止去年底累计实现利润1.9亿多元。宁雁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