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财经

让班组迸发活力 牛冬冬班有妙招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5/21 15:02:37

班组是煤矿的最小单元,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容小觑。一直以来,作为班组长的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牛冬冬积极探索班组建设新思路,新途径,坚持从小处着手,从细微做起,不断激活班组建设活力,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添码助力,今年牛冬冬班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学技术用技术示范班组”。

抓学习,保安全。为提升班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该班组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聚焦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班组,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和“实操培训基地”的作用,用学习力为职工“补脑”,用科技创新为班组“加餐”。通过“五小创新”、“技能大赛”以及“导师带徒”等载体,鼓励职工积极学习、勇于创新。坚持“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的学习制度,确保每位职工都能持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拓展创新小组功能,定期研究项目创新,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不仅提升了班组的工作效率,而且培养了职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将班组打造成了勇于攻关、发明创造、岗位创新、超越目标的创新型班组。

“8#煤层精益回采技术研究与应用、综采工作面深孔爆破预裂快速过构造技术、深孔爆破+浅孔密切等多个项创新成果,不仅优化了开采工艺,还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夯实了基础,其中不少工艺还在其它班组和矿井中得到推广应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采煤管理部部长胡斌说。

抓管理,保安全。以建设“和谐型”班组为目标,秉持“班组哥们亲兄弟”的深厚理念,将工友情转化为兄弟情。在此基础上,注重职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关注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家庭状况,并通过“三必知”“五必谈”“五必访”的方式,确保每位职工都能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温暖。

“三必知”,即班组长必须了解职工的综合素质、思想状况和家庭状况。通过了解职工的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五必谈”,即在职工产生思想情绪变化,受到批评处罚或表彰奖励,岗位变动,与同事发生纠纷以及子女中高考、搬家等重要时刻,要与职工进行沟通交流,进一步了解需求,帮助解决切身问题,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五必访”,即困难职工家庭必访,职工长期不在岗必访,职工大病住院必访,职工婚丧嫁娶必访,职工家庭发生矛盾必访。这些实举措,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关怀,增强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加强班组内部关系的同时,狠抓井下安全管理。为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班组成员中开展作业联保互保活动。通过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方式,确保每位职工都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共同维护井下作业的安全稳定。

“我们班执行的是两人一组、三人一套的包保机制,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工友们互相提醒安全,互相监督安全,有效杜绝了违章作业作为的发生。这一机制不仅增强了班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也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井下的每一次操作中,工友们都会互相留意彼此的行为,一旦发现有不规范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动作,便会立即提醒并纠正。这种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方式,使得整个班组的安全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采煤管理综采一队班组长牛冬冬说。

该矿职工田世英说:“包保机制不仅仅局限于上班工作时间,还延伸到了八小时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谁家遇到了困难或需要帮助,工友们都会伸出援手,共同帮助解决,这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让整个班组更加和谐融洽,凝聚力、战斗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我们班已经连续6年没有出现过一起违章作为。”

夯基础,保安全。围绕建设“安全型”班组这一目标,牛冬冬班以“安康杯”竞赛为抓手,深入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坚持以班组为载体,充分发挥班组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执行每日班前会、每月安全例会、每季安全法规教育会“三会”制度,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时刻保持对安全的警觉性,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今年,我们还在班组搞了个‘三零’原则,听起来好像是在玩‘零’游戏,不过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安全生产零事故、制度执行零距离、生产设备零隐患,这可是班组对职工的‘三重保证’,也是职工对自己的‘三重考验’。”牛冬冬介绍道。

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让“三零”原则成为班组抓好安全工作的“标配”,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同时,认真组织开展职工行为治理、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等活动,不仅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如今,班组职工工作热情高涨,产量上去了,效益随之提高了,安全生产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职工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显著提升。”牛冬冬说。



 本报记者 栗美霞  通讯员 苗变玲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