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财经
以金融“温度”提升百姓幸福“刻度”
——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全力保障消费者权益
为全力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面向大众客户及“一老一小”等重点客群积极组织开展特色金融教育宣传活动,为金融消费者保驾护航,构建有温度的宣教体系,助力提升人民群众金融素养,提振金融消费信心,助力美好生活,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线下”“线上”立体联动 解锁建行新样板
(一)“请进来”——“金融充电站”共赋能
发挥基层网点服务阵地作用。一是立足网点做好金融消保宣传,分行常态化开展员工消保知识培训,筑牢员工消保知识基础,在396余家营业网点LED电子走字屏、九联屏、STM、ATM等设备播放各类活动宣传口号、海报、视频,在公众教育专区和消保宣教专区放置宣教资料,通过厅堂沙龙、客户微沙龙、专题讲座在营业网点门口摆放咨询展台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活动,普及银行账户、非法集资、非诉讼纠纷调解机制、畅通纠纷化解渠道等金融知识。二是利用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开展“阵地化”宣传。充分发挥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在金融知识普及、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升等方面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讲座、宣教沙龙等形式开展金融教育活动18场,积极向金融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帮助提升金融素养。三是充分发挥“劳动者港湾”品牌优势。依托网点全力打造的“劳动者港湾”,对前来休息的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进行金融知识宣讲,传递“为爱停靠、金融相伴”的金融正能量。总计在营业网点触及消费者有效人次1834.38万。
(二)“走出去”——“金融化春风”送上门
建行组建17支“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志愿者队伍,探索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网格化”机制,进一步提升教育宣传活动覆盖面和渗透率。积极组织员工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五进入活动,聚焦人民群众对金融知识的迫切需求,扎实做好金融教育宣传,创新教育宣传方式,切实提升消费者的金融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进农村,金融宣教“接地气”,建行在全省设立多个“裕农学堂”,在村内开设“乡村振兴反诈大课堂”,开展主题直播宣传活动,通过直播讲解、反诈民警现身说法、现场发放宣传折页、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村民普及银行卡买卖、个人征信、网络电信诈骗和虚假投资诈骗等金融知识,活动寓教于乐,让观众将乐趣和知识带回家。进校园,当好师生“贴心人”。开展“网聚青春正能量 争做校园好网民”网络文明高校主题宣传活动,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网上道德宣传、网络主题安全宣传、网上金融安全主题宣传、网络普法主题宣传等六项内容。进社区,守护居民“钱袋子”。各机构深入周边社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以案说险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普及金融知识。如太原南城支行走进迎泽街道各社区进行金融知识宣传;吕梁分行汾阳支行在汾酒集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存款保险相关知识讲解。进企业,架起银企“连心桥”。各机构通过现场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送金融知识进企业。运城分行、南城支行利用代工回访契机,对山西博仁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人民医院等企业员工进行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普及。进商圈,精准服务“零距离”。将人流密集的商圈变为宣传金融知识的抓手,深入万达商圈、各地广场、个体商户区开展金融服务“进商圈”活动,有效架起金融机构与个体工商户的对接机制。
(三)“云推送”——“金融如细雨”洒云端
该行在主流媒体、手机银行APP、建行生活APP、三晋通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线上宣教活动,营造浓郁活动氛围。各级机构围绕金融消保积极创作投稿,在今日头条、网易、腾讯网等中央级和省部级主流媒体发布教育宣传报道1475次。依托公众号宣传,在建行旗下的各APP端布放消保专栏,拓宽了消保数字化宣传教育渠道,提升了公众金融知识学习体验。在“建行晋社区”、“建行山西分行”微信公众号发布消保典型案例、风险提示等20余篇推文,累计阅读量突破3万人次。
二、“聚焦”“精准”多措发力 打造消保新生态
(一)“适老”,银发客群消保工作见行见效
服务适老化,老年人业务办理的体验更加贴心,全行396个网点专门为老年人配备了轮椅、老花镜、血压仪、急救箱、放大镜等设备,适老设施的完善、适老服务的升级,让银发群体办理银行业务的体验感有效提升;送讲座上门,金融知识在银发群体的普及更加便捷,2024年全行开展老年人专场宣教326场,覆盖老年人消费者群体213万人。晋城分行走进乡村向中老年村民普及手机银行使用、助农取款等金融知识,教会村民如何识破骗局,远离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保护资金安全。开发区支行走进社区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讲座,向社区老人们递上防范非法集资、关爱老年人预防金融诈骗等宣传资料;办精彩活动,老年人适应数字生活、跨越数字鸿沟更加简单。面向老年群体开展“舞动最美银龄”太极拳大赛活动,引导老年人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培养理财投资习惯,教会老年人通过正规渠道参与金融活动,共收到参赛视频作品21个。
(二)“生动”,青少年客群消保工作别开生面
“沉浸式”宣教,金融教育“活”起来。晋中锦纶路支行在“六一”儿童节期间走进榆次张庆乡第一幼儿园举行了“我是小小银行家”宣传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孩子们了解防范金融诈骗手段、安全用卡等金融知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金融温度意义的六一儿童节;“互动式”宣教,金融教育“动”起来。晋城分行、河西支行等多家机构走进学校,以互动式座谈形式向学生们重点普及个人征信、电信网络诈骗、银行卡盗刷、不良网络借贷等金融知识,增强青少年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有效甄别和抵制能力,警惕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创意式”宣教,金融教育“传”起来。 晋中分行针对青少年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偏弱的现状,创意制作短视频“销冠F4炼成记”,通过以案说险的形式将目前最常见的诈骗场景进行演绎,青少年及家长群体相竞转发。
(三)“赋能”,乡村客群消保工作多点开花
依托“裕农学堂”,寓教于乐,金融教育更“接地气”。分行走进晋中市后沟村“裕农学堂”,开展“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主题直播宣传活动,通过直播讲解、反诈民警现身说法、现场发放宣传折页、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村民普及银行卡买卖、个人征信等金融知识。活动辐射全省80%的行政村村民,活动参与观众累计达462.52万人次。
依托“裕农通”服务点,连点成面,金融教育更“增生气”。晋中锦纶路支行、平遥支行、文苑街支行、榆社支行走进裕农通服务点,向重点消费者人群宣讲高发电信诈骗手段,帮助其提升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太原胜利街支行把“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宣传活动有机嵌入裕农通业务拓展中。晋城沁水支行走进柿庄镇海则村,在群众文化广场设点进行宣传,向来往村民发放宣传手册,耐心讲解常见非法金融活动的表现形式。
(四)“融合”,新市民客群消保工作合拍共鸣
面向新市民客群累计开展活动796次,触及新市民群体有效人次466.77万。一是举办新市民讲消保故事视频展播活动。邀请新市民录制消保故事,讲述参与建行活动感悟、日常参与建行消保宣教活动收获,活动中共收集了13个优秀视频进行展播评比。二是创新方式,多元融合让金融教育深入人心。大同分行联合灵丘县罗罗腔剧团开展“金融知识进剧团”活动,通过文艺搭台、金融唱戏、现场发放折页等方式向农村居民讲解防范电信诈骗、反洗钱、反假币、投资理财等金融知识。三是进工厂、进商圈、进医院,向新市民群体普及入职就业所需的金融知识。长治分行走进商户,发放宣传资料,解答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关注的金融常识和热点问题,引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科学理财和理性投资。晋城分行走进合聚医院,通过向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发放宣传海报、折页,现场讲述真实案例等方式,宣传正确理财观念,推广正确理财渠道,提高客户风险防范能力。
三.“场景”“模式”多维创新 探索宣教新思路
(一)开辟“数字嵌入+指尖互动”模式。
分行突出地方金融教育特色,坚持科技创新,数字驱动发展,迭代“VR+AI+3D”技术,打造虚拟数字化3D展厅,搭载手机银行 App,累计实现客户触达1000万人次。通过建行云工作室生成200万张海报,让每一名员工都成为数字化金融教育宣传员,以微信贴尾方式触达客户,在为基层赋能减负的同时,增强活动宣传效果。
(三)畅通“公安预警+银行拦截”通道
分行与各地市反诈中心形成联动,共建“全银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健全完善协作机制,开展联席会商、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件打击等工作,全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多次邀请公安反诈专员为员工培训反诈知识,提高从业人员鉴别、劝阻电信诈骗的能力。在各场景积极向群众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现场介绍、指导群众注册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运用技术手段防诈,提高了防诈精准力。累计对受害人实施保护性止付上万次,拦截损失上千万元。
下一步,建行山西省分行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不断探索金融教育新方法、新思路、新形式、新实践,继续拓展宣教内容和渠道,以“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为主线,努力实现金融教育融入百姓生活,陪伴百姓成长,为全社会金融素养提升贡献建行力量,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张慧娟 张明胜)
责编:李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