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开闸 地产政策现松动
利好购房者也应警惕风险
本报记者 齐庆华报道
房地产调控政策关系公众切身利益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引着公众的心。近期,绿地借壳金丰上市以及中茵股份、天保基建两家房企公司再融资获批再一次引发市场热议。
3月19日,中茵股份、天保基建分别发布公告称,其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通过。此外,数据显示,目前已有40余家上市房地产企业发布了再融资预案。
对此,多家研究机构认为,地产重组及再融资放开,意味着管理层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思路从抑制开发商资金向增加供应全面切换。
再融资开闸对房企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在于,多了一条融资渠道资金更有保障,但从更大层面来看也折射出政府对楼市调控松动的态度。
“再融资开闸对急需要注入血液的房企来说是雪中送炭。”亚太城市房地产协会会长谢逸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谢逸枫表示,再融资开闸有救市和扶持房地产行业的嫌疑且房地产还是支柱产业,GDP的增长需要房地产。
业内人士也认为,在此背景下,地产融资及重组政策此时松绑意在为房企“解渴”,以增加供应,保障自住型需求。
在2014年两会期间,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就曾表示,对于呈现供需不平衡态势的城市来说,应千方百计增加供应,尤其是中小套型供应。
对于再融资开闸,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称,中央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支持自住需求,这是地产政策松动的重要原因。
那么,上市房企再融资开闸会不会刺激供给的增加?
谢逸枫告诉记者,两家房企再融资通过的确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但是能不能增加商品房供应还有待于观察。“一是这两家中小房企投入的资金分别是住宅项目和商业项目,但是从他们进攻点和两个项目实际案例来看,目前没有办法在短期之内形成有效市场供应;二是这两个项目还处在开发过程,没有进入销售阶段不能形成新增供应;三是再融资钱是用于还债还是新项目的投资目前还不太明确。”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郑宇洁也认为,再融资放开对供应的影响并不明显。她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供给是否增加得从整个房地产市场自身的供求规律来看,且对再融资的资金是有规定的,是定向性的。”
虽然对供给的影响有待观察,但是在谢逸枫看来开闸对购房者同样是一个利好,“购房者要买房的话在这个时间点上入市是最好的。”
他对记者分析道:“房产再融资开闸一是会逆转房地产市场预期,房价上涨预期可能会更加强烈;二是楼市崩盘的预期会逆转,市场看空的局面会转向看好;三是可能会让购房者再次意识到必须要出手买房,否则的话房价还会有再涨的风险,心理预期又会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业内人士对再融资开闸也表示了担忧。
“这次房地产公司再融资开闸,来得不是时候。”财经评论员皮海洲撰文指出。
在皮海洲看来,在政府对楼市的宏观调控初见成效的关键时刻,房企再融资开闸放水让一些房企公司有了依靠,可以继续去高价拿地,继续囤房。同时,在全社会资金对房企望而生畏的情况下,房企再融资开闸让股市资金来充当“敢死队”,势必增加股市的投资风险。此外,目前股市极其低迷,再融资放开将进一步加剧股市的再融资压力,股市告别低迷更加遥遥无期。
谢逸枫则表示,开闸可能会增加房价上涨的压力,不利于稳定楼市预期,会增加调控的难度,而房价上涨预期一旦全面形成的话可能房价又会面临暴涨的局面。
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早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中国不得不放松对房地产业的政策调控,房地产业利用那段政策空当,急剧膨胀,最后导致房价畸高。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再融资不可能全面开放,“房地产再融资开闸应该是阶段性的。”谢逸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