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爱空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公司成立于2014年,并获得顺为资本领投、总共超过6000万元的A轮融资投资。以下是他的口述,由《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整理。
我认为,创业是埋在心里的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一定在大学期间、在青年时期就埋在心里了,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回想起来,我已经是第五次,要不就是第六次创业了。大学毕业后,我在国营单位工作了一年多,就自己出来创业。1997年,在老家江西南昌,和几个哥们儿,做一种优惠卡的代理商,不过那时没人脉,也没资源,就凭一腔热情,结果很失败,我变成了一个“负翁”,只能靠老爸老妈。第一次创业就这么失败了。
第一次创业失败后,我反思,不是因为缺少资金和人脉,而是因为缺少创业思维。创业是需要多渠道训练的一种思维模式,需要一种环境,我决定要去读书,考了清华的MBA。读书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对我的帮助和影响很大,也有几个朋友在创业,大家能够谈到一起。给创业的人、想创业的人一个沟通的机会,大家能够碰撞出很多火花。
那时,我一方面在学校学习工商管理,另一方面,我在身边的人身上看到创业的精神和态度,受到感染。毕业的时候,我做出了决定,暂时不创业,也不去大企业,先要去学习。我要去一个大的行业、一个没有完全垄断的行业、一个市场竞争充分的行业,找一个“牛掰”的老板。我选择了一个刚刚成长起来的小企业,科宝博洛尼,去做老板的助理。我觉得一定要和企业家呆在一起,跟着企业家,才会有机会。
从2003年到2010年,我做了七年职业经理人,对行业、人脉、资源了解的差不多了,又开始想创业的事。之前的工作中有为大型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精装修服务的经历,我分析,
二线城市的精装修市场前景很大,而开发商一没有渠道,二没有供应商资源,三没有办法做管理,缺少流程体系。我创立了一个公司,为开发商提供住宅整体装修业务,从咨询、设计做起,慢慢提供整个的施工业务,这项业务一致延续至今。
到了2010年到2012年期间,我又发现互联网机会很多,比如团购网站“百团大战”,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出来后,发展速度非常快。我当时觉得互联网很有意思,真的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于是就开始投资做互联网,搞了一个“优材网”,做材料的网上交易,我投了100多万,一下子就被烧光了。不过要试水嘛,也是正常的,一定要尝试,才能了解互联网行业。这个网站失败了,我不甘心,又做了一个。
创业的尝试多了,才能找到感觉。我接触的创业者,最后做成功的,几乎都不是创业的第一个企业,先后尝试过两三个的很正常,我身边的朋友都是这样。创业是考验人的心力、耐力的一件事。
我以前的创业经历,其实都是经验和财富的积累。如果没有第一次创业的失败,我不会到北京来读书;如果不是做装修总包公司“空间易家”,我不会知道如何把供应链各个环节都整合好;如果不去做网站,我就不会认识这么多互联网行业的朋友。每一次创业都是为下一次创业做的准备。
2014年开始做互联网家装“爱空间”的时候,我也没有想过它一定有今天,也许又是一个“优材网”。我拉了几个朋友一起做,做了试验、样板间、测试,8月,找到了顺为资本创始合伙人雷军的投资,10月23日公司正式成立。
我当时觉得,自己的商业模式特别像小米(手机),我就想找雷军投资,至少一定要找他聊一聊,一要向他学习,二要找他投资。通过朋友介绍,很幸运,雷军的建议真是点石成金,否则,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继续摸索一段时间。
其实,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是不是合适,就像谈恋爱一样,气味相投,才可以合作。虽然投资人投了钱,在业务经营上就不管了,但是两口子也不能天天吵架。创业者获得某个投资人的投资,远不止是看钱,而是要看理念,看风格,看投资人背后代表的价值。
爱空间最早的客户就来自我的朋友圈,一开始,我在朋友圈发信息,说我们要做这样一个项目,有谁要装修房子,后来一共来了60多人。短短几个月,我们已经累计接到了2000多单,这些客户都是源自这60多人的分享和推荐,这就是互联网的特点。
究竟是什么左右了创业成败?看运气,除了运气,还是运气。这似乎有点“唯心论”,但我做了那么多企业,为什么这个现在成了?想来想去,我也不知道。比如,当时能不能找到雷军,我不知道;雷军会不会投资,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选择投资给我们,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定是磨合到了一定阶段,外因、内因都成熟了,创业才会成功。内因是自己的能力、资源、人脉等,创业者自己的内心足够坚强、坚定,外因就会成熟了。内因和外因正好凑在一起,事情就成了。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