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曾经身价不菲的“奢侈宠物”藏獒,如今却被狗贩子以几十元一只的价格买走,塞进笼子.后运到屠宰场结束生命。曾经价值连城、炙手可热的藏獒,为何会沦落至此?记者针对这一现象采访了中国工商藏獒联盟常务副主席汤世远。
汤世远表示现目前中国藏獒受到外媒不正确评论,一是藏獒相关知识普及程度不够、二是外界媒体对中国的藏獒了解程度不够产生很多经不起论证的内容报道。
以下五点目前外媒对藏獒的不正确报道。
1据了解目前中国至今也没有相关藏獒协会建立和存在。
2很多人都误解藏獒的主要繁殖区是西藏,可事实上西藏的藏獒很优秀但并不是藏獒的主要繁殖区。
3.藏獒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攻击人事件,但据调查统计得出纯正的藏獒性格沉稳、忠实听话并不会随意产生攻击人类的行为。
4关于藏獒养殖费用的事情很多人会产生误解,经过走访研究, 事实上成年藏獒每天只吃一次,一次稀释食总量不过二斤,主要含有鸡架、三纹鱼骨、玉米1斤、大米、合计每天养殖费用10元人民币以内。研究结论与一些坊间相传的藏獒每天喂养费达50-60美元的说法相差甚远。
5藏獒是笨拙的步伐缓慢的犬?真正藏獒动作是很灵敏轻快的。
面对这些不正确报道汤世远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道以上外媒对藏獒的报道是没有经过相关论证和考察,所以不难看出大众对藏獒知识的缺乏。中国藏獒市场目前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外媒没有经过论证和考察的报道背景下,中国藏獒市场“崩盘”的危机信号出现时,不少海外的资本开始蠢蠢欲动。如今,四川、山西等地的藏獒养殖园收到了不少来自海外的订单,有的整个獒园一半销量来自海外。
汤世远表示,海外低价收购中国藏獒,可能会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犬业联盟成员国在制定獒犬类标准时的话语权。与此同时,在藏獒圈还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藏獒以血统论价值,尽管藏獒市场出现一少部分不良的养獒人,但须要相当程度的保留好的品种,在5到10年的将来,可能外国藏獒将返销中国。其中中国松狮犬就是典型案例。
随后汤世远提出“老梁故事汇”中的老梁,老梁曾说藏獒是大胃王,一天要吃很多东西,一只獒光吃一天就要花费300多元人民币,并表示藏獒难以敌对一只狼。汤世远对老梁这番言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道老梁的这番言论是对藏獒不了解的体现。
汤世远指出相关名人也曾有在不理解藏獒的基础上就加以定性和评论。以下三点是汤世远对马未都先生三个观点的评论。
1因为藏獒一身就认一个主人,马未都老先生过份定性藏獒脑子单一。
可我并不认同马未都先生说的,我认为不能简单的把藏獒忠臣的优秀属性定性为脑子单一。藏獒生性就是不需要训练的犬类,如果我把一只很凶猛的成年藏獒交到另一个人手里,它会马上知道它是他第二个主人并忠实于第二个主人。我自己经常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同样一只很凶猛的成年藏獒放到一辆轿车上,然后让一个陌生人上车,藏獒马上知道这是自己主人的朋友并不会对他伤害。我列举的这些案例都可以用事实来论证和考察藏獒并不是一个头脑单一的犬类。
2马未都老先生说藏獒60天就产一窝。
我本人可以给大家普及下知识,所有犬种一年两三窝,唯独藏獒只有十月份或者冬天才发情一次,一年就产一窝,一年就一次机会。
3从西藏高原上直接下来的藏獒到内地会产生缺氧现象?
次话我想并不用本人多说,稍懂常识的人都知道西藏属于高原地带,所以自身相对于内陆就是缺氧环境,所以来到内地藏獒不仅不会缺氧反而更利于藏獒的长势。
或许马未都老先生没有养过藏獒,没有见过真正的藏獒,也不清楚每只藏獒什么地方应该有白毛,白毛应该长在每条獒的什么位置。其实藏獒与古玩相似,没几年工夫的积累是不懂藏獒的,实际上养了十几年藏獒却不懂藏獒的人很多,所以作为一个拥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希望马老先生带有客观和正确的态度去审视藏獒。
最后个人认为中国藏獒行业正是规范和发展起步阶段,藏獒行业应该还有更好的未来。也希望广大爱好藏獒的朋友们能够对藏獒有正确的认识。也希望媒体能够用客观的角度去报道藏獒,让世界了解中华神犬,让中华神犬走向世界。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