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持续火热,做O2O似乎成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首选。刚创建不久的万达电商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O2O队伍中。然而,做O2O要成功并不容易,怀着满满信心而来,垂头丧气离队的企业并不少。万达电商凭借着“腾百万”的优势资源,做开放式O2O大平台的成功概率如何?
万达电商是对线上线下资源的融合,也是体验式消费O2O的尝鲜者。在政策的利好和投资的支持下,O2O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已是一个不争的大趋势。在美甲、洗衣、社区、快递、家政、用车、订餐等服务业O2O的细分领域,已经崛起了类似e袋洗、饿了么、58到家、人人快递、滴滴打车等新锐企业。像「饿了么」团队已经获得E轮融资,滴滴与快的也合并为用车领域的超级巨头,类似的高融资、高估值与高成长的故事比比皆是。而在线下实体零售领域,包括王府井、银泰、苏宁等传统巨头都在艰难转型,尽管趋势向好,但真正能有大机会的可能将是万达电商飞凡O2O。
去年9月份,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对万达电商的管理层提了个醒,说「你们考虑盈利和商业模式多了」,也「不要过分追求会员数」,重要的是要有线下和线上融合的例子,要有跟用户的互动,要有好的产品研发出来。实际上,这触及了「面子」和「里子」的问题:O2O是一种新模式、新技术,谁都可以拿来用,更像是面子,但谁能用得好,跑得快,却是要看里子的,比如对消费趋势的理解,对运营的把控力等。
王健林专门提及了自己对O2O的理解:「O2O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相互融合,提升消费的新商业模式。有四个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消费、新商业模式,核心是要促进消费。」说白了,就是要让用户愿意在万达的商业实体中消费,而且要经常来。而只要能高效黏住用户,万达也可以做出一个互联网平台。王健林对此也并不讳言,他说「社交有腾讯、搜索有百度、电商有淘宝和京东,唯独O2O还没有大平台……万达做O2O应该大有机会」。要促进消费,黏住顾客,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切准消费潮流的大趋势。
万达电商通过大数据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分析,精确定位营销。万达电商既有腾讯、百度的线上会员数据,又有万达多年的线下大会员基础,若将线上线下的大数据进行对接,那么万达的开放式O2O大平台离成功就不远了。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