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郝帅) 2014年5月1日起,一批经济领域里的新规即将开始实施,这使得百姓的权益得到更多保障,生活也将更加便利。这些新实施的法规,将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呢?人民网财经频道特进行了梳理,望对网友有所助益。
新《商标法》5月1日起实施 声音商标纳入可申请范围
从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下称新《商标法》)将正式实施。新《商标法》删除了申请注册商标可视性的要求,增加了用声音等标志进行注册的内容,同时规定,禁止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广告宣传及其他商业活动等。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广告科有关负责人表示,申请注册商标的声音必须具备“显著性、独创性”两大特征。日常生活中的发动机轰鸣声、鸟鸣声、喇叭声,以及一些搞怪或易给人们造成不良感受的声音则很难注册成商标。
新《商标法》规定,如果一个企业先使用一个未注册商标,后有其他企业注册该商标,先使用该商标的企业仍然可以在原来的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该负责人表示,为了谋取高额转让费,此前很多人抢注商标,以后他们将很难再以此谋利,抢注商标的现象将大大减少。
南方日报讯 国产奶粉行业风起云涌,兼并、重组频频发生。与此同时,对洋奶粉的整顿也在同步进行。记者昨天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自今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国内洋奶粉品牌数量将会大幅减少,多个在海外贴牌代加工的“假洋鬼子”或将消失。
新规未注册生产不得进入国内
“自2014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中文标签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记者昨天从国家质检总局早前发布的《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中看到,今年国家对进口奶粉,尤其是进口婴幼儿奶粉的各项新规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月将正式实施。
除了对中文标签、标识的新规定外,业内认为对行业影响最大的是,“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制”。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新规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
影响假洋品牌奶粉或大幅减少
广东一家大型乳企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国内充斥着很多“假洋鬼子”婴幼儿奶粉,它们大多是国内贸易商看到国内消费市场“崇洋”商机,从而在海外注册个品牌,然后再找海外当地奶粉生产企业代加工后,运回国内销售。“这样的洋奶粉,由于运营公司不具备专业的婴幼儿营养、安全、质量监控能力和实力,海外加工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这些公司为了"赚快钱",更不可能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新规要求,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其实是说明监管部门将对境外生产婴幼儿奶粉的企业进行评审、审查,符合我国要求的才被注册、允许进口。”上述乳企有关负责人称,此举将会淘汰很多“假洋鬼子”,一些小型的、不合规的海外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将被拒进入国内。
事实上,去年5月1日我国实施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里,对洋奶粉就增加很多规定,比如,对进口乳品实行准入制度。首次申请进口的国家及其产品需进行风险评估,只有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国家的产品方准进口。对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注册制度,境外生产企业应当经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政府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符合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并应当熟悉并保证其向中国出口的乳品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有业内人士认为,海外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注册评审制实施后,估计进口品牌数量可能大幅减少。据介绍,部分海外生产企业是代工生产大户,其生产的贴牌产品多达到几十个,在我国实施注册评审后,预计企业申报评审的品牌数量将大幅减少。同时,一些海外小型的生产企业也会被淘汰出局。
“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后,将真正实现源头监管,监管部门通过对生产企业的原料、生产、储存、运输及管理、检验能力的多方评审,能更有效控制和评价产品质量,为改变监管模式、减少重复检测、节省检测经费奠定基础。”有关人士如是说。
责编 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