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地市
煤业集团马脊梁矿 王世龙: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棵白杨
从大学生到生产一线工人,从技术员到一队之长,再到现在的支部书记,煤业集团马脊梁矿综采二队支部书记王世龙就像一棵小树苗,向下深深扎根在矿山深处,向上蓬勃生长,努力使自己成为在阳光下挺立的白杨树。
2012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王世龙来到了马脊梁矿,经过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他被分派到了该矿准备区工作。“我是学采矿工程的,来到矿山工作,就像一棵小树苗种进了适合它生长的土壤一样,我相信,只要我把‘根’伸进地下,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养分让我快速成长。”年轻的王世龙暗暗下定决心,那一年他24岁。
人勤不负好时光,三年的技术员之路,王世龙时刻谨记自己扎根矿山的初心,在地层深处埋头苦干、勇于担责,奋力作为,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准备区是该矿生产一线的重要单位,担负着综采工作面旧面回撤、新面稳装的艰巨任务,“实践出真知嘛,男子汉,大丈夫,既然要干,那就干出个样来!”王世龙说。工作中他脏活累活抢着干,遇到困难冲在前,在11#层轨道巷治理有害气体期间,他十三个昼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井下堵漏现场,他总是首当其冲,刨地基、砌墙、搬砖、和水泥、卸料,每天下井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在14-3#层303盘区8301工作面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一个月下井29个,钉道、稳车、拉电缆,事事不肯落后,清煤、进料、扛铁道,样样都要争先,与大家共同努力提前三天完成了生产任务。2015年8月他成为了准备区生产副区长 ,他的《皮带机调高腿技术改造》科技项目荣获2015年度马脊梁矿技术革新三等奖,那年他27岁。
“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多思考,多观察,多记录,多提问,看到每一件设备都应该想一想它的优点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缺点,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等等,对井下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王世龙在他的《我为改革做什么》征文中写到。为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他积极参加了各类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努力学习采、掘、机、运、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拓展视野,弥补不足。学到就要用到,他针对矿山现用绞车排绳器没有钢丝绳的封闭保护装置且通过地锚稳设的方式费时费力等情况,在现有绞车排绳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为矿山节约资金50万元。他的《绞车排绳装置》《矿用轨道转撤器》《自制液压卧式联轴节拆装机》革新创新项目获得了2018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那年他刚好30岁。
2020年,集团公司“1311”选人用人标准惠及所有有志青年,王世龙被任命为该矿综采二队支部书记,多年的经验积累如今化为了向上生长源源不断的动力,他带头组建党员科技攻关小组,带领完成了6项科技创新项目,创经济效益80余万元,受到了领导和员工群众的由衷称赞。根深则叶茂,未来大可期,王世龙这棵白杨树在矿山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正在茁壮成长。(何文荣)
责编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