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房产

起跑2023|德州恒丰集团执行理事长付刚:力争2023年主营业务再增长10%以上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3/3/23 16:55:53

新华网北京3月23日电(聂静 郑磊)“2023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德州恒丰集团以平稳运行为首要目标,对五大重要方面进行部署,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德州恒丰集团执行理事长付刚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2022年集团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力争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再增长10%以上。

  作为一家具有40年深厚历史传承的纺织企业,德州恒丰集团主营新型纱线和面料的研发生产、纺织贸易,连续多年主营业务收入稳居全国棉纺织行业前十强,集团内有421项专利通过国家授权,百余项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是中国新型纤维纱线研发、创新、生产的领军企业之一。

  以创新为抓手 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破除各种隐性壁垒,一视同仁给予政策支持,提振民间投资信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给民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指明了发展方向。”付刚希望,未来国家持续优化民企营商环境,出台更多支持实体经济、民营企业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扩大内需提振消费需求,激发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活力。

  在付刚看来,我国经济逐渐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新任务,民营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有有利的外部环境,也要苦练内功。

  2023年是德州市“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年”。德州恒丰集团以发展、创新为两大重要抓手,一方面深化集团改革,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继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持续深化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产融互动,促进转型升级,助推山东新型纺织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过去的几年里,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恒丰集团经历了不少困难,但总体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取得良好成效。”全国人大代表、德州恒丰集团高技能教练王晓菲表示,随着政策支持效果持续显现,消费者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纺织行业市场预期和信心有望总体回升。

  王晓菲在关注企业发展的同时,更重视技术人才的技能培训和薪酬待遇问题。“我要当好新时代技能员工的代言人,充分反映纺织工人的心声。”她说,通过建立健全纺织工人技能培训体系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来提升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谈及今年的战略部署,付刚介绍到,德州恒丰集团将以平稳运行为首要目标,对集团五大重要方面进行部署。第一,深化内部改革,创新发展动能。稳步推进股权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压缩非生产性人员,构建更符合当前形势的企业发展模式;第二,夯实管理基础。优化组织结构,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提高产品转化率,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展对标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以此来进一步筑牢企业的护城河;第三,统筹各方资源。包括财务管理资源、产学研各方创新要素资源、社会资源等;第四,加快技术改造和数字化提升。持续推进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实现全流程纺纱生产程数字化应用,与下游客户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企业柔性化生产能力;第五,充分激活集团和理事单位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力求企业发展稳中有进,再创新高,力争主营业务收入提高10%以上。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 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

  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坚定不移推进重大战略赋能。更大力度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高位推动综合示范区建设,严格落实“四个区分”“五个减量替代”,强力推进化工、钢铁、纺织等行业“一业一策”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专项改造,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构建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及政府部门的系统规划和推进,付刚认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传统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之间的融合,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德州市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单位,德州恒丰集团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推进财务、营销、生产、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以提升企业管理精细化水平;通过对生产数据采集,从计划、工艺、质量、设备等各方面建立纺纱生产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合理并快速排产,减少改纺产生的人工成本、物料成本、下脚成本的浪费,降低设备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恒丰集团的数字化车间为例,通过信息化管理,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更是提升了车间产量和实验室数据统计的准确率,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的运营管理。”王晓菲说。

  资料显示,德州恒丰集团构建了产业链链接、各方和谐共赢的研发商业模式,搭建了新型纤维、新特纱线交易基地。截至2022年底,集团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省以上级别绿色工厂3家,获批省级创新研发平台11个、山东省恒丰植物染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院,及牵头成立了山东省新型纱线及面料制造业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绿色则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在“双碳”转型目标下,恒丰集团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以单位产品的能耗为重要的指标,不断开展攻关活动,以实际行动使单位产品的能耗不断降低,积极响应绿色低碳的号召。

  恒丰集团以兰精公司生产的零碳系列纤维为原料,替代部分普通纤维原料;大力推介的植物染纤维纱线系列是绿色低碳典型产品,该产品解决了色牢度低、可纺性差的难题,同时染色过程环保,织物成品健康亲肤,不含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生产、制造过程环保有机,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始终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利用企业的管理优势、技术研发优势以及产品研发优势,踏踏实实做强主业,持续为消费者的美好生活赋能,为国家、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付刚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