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8月11日讯(记者 王龙飞 实习生 陈蕊)省统计局今天发布了上半年山西房地产开发运行情况分析。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46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2%,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26.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218.7亿元,同比下降14.9%,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23.7个百分点。
据介绍,在房地产销售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库存量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全省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5%,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3.8%,两者降幅相差16.7个百分点,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库存量。截至6月底,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134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7%,其中住宅待售面积95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6%。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加导致企业资金占压,给企业后续开发带来较大资金问题。
与此同时,土地交易市场依然冷清。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90.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7%,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10.3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投资处专家就消化库存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鼓励在行业景气时期就投资并获利的开发商采取“以价换量”的方式抢占刚性需求市场,从而稳定资金回笼,以备长期发展。二是鼓励小型开发企业抱团取暖,通过引入新股东、公司合并等方式来获得资金保障,以提高楼盘品质、提供优质服务为抓手,吸引购房者的关注,以质量换取成交数量,加速资金回归。三是积极探索“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在互联网上提供各类房屋资讯、优惠信息、楼盘位置等常用便捷功能,甚至可以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合作,直接在线完成房产交易,从而提高成交量。四是结合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和任务的推进,对于存量房屋较大的地区,可采取政府以成本价收购部分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盘活企业存量。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