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不设密码更安全?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3/27 10:24:36
在百姓的印象中,凡是涉及到银行卡,只有设了密码才是安全的。然而,目前网络上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信用卡不设密码更安全。就此,记者对省城部分银行进行了走访。
办卡要求设密码
记者在民生银行信用卡坞城路支行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银行信用卡均使用“密码+签名”的验证模式。持卡人使用信用卡时,不仅需要输入密码,而且还需签名确认,通过“双重验证”来保护信用卡消费安全。而且,在使用信用卡消费时,持卡人还会收到一条消费短信,提示消费情况。工作人员程小姐告诉记者,激活信用卡时就要求客户必须输入密码,否则无法激活。
针对市面上流传的“信用卡不设密码更安全”的说法,记者电话咨询了交通银行信用卡客服中心。客服人员表示,所谓的不设密码,仅是用签名,并不能保证信用卡用卡安全。持卡人在商家消费时只凭签名,除了特别明显的错误之外,商家很难辨认出签名笔迹有何不同。“一个人签名不可能每次都相似,只要名字签的对,一般情况下商家是很难进行笔迹辨认的。而且如果信用卡没有设密码,一旦丢失,被人盗刷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损失也会大大增加。”另外,如果仅凭签名验证,一旦出现纠纷,商家很容易扯皮,最后倒霉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办信用卡时,银行系统就会提示用户输入密码,而且过于简单的密码还会发出提醒。因此如果不设密码,系统上都过不去。”工商银行双塔支行的负责人郭晓丽女士这样向记者说道。
盗刷后赔偿难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不设密码更安全,实际上是针对银行信用卡章程中的一条规定:凡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发卡机构均视为持卡人所为。于是就有人推断,如果不设密码,仅凭签名验证,如果信用卡丢失而被盗刷,那么商家将负起验证签名的责任。
这种说法乍一看很有道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持卡人如果要求赔偿,并非易事。一方面,多数银行对于失卡后的赔偿都有限制,超过之后则不予赔偿。而且对于挂失时间也有规定,一般为挂失前48小时可获得保障。保障金额数目不等,如建设银行48小时普卡为5000元,金卡为10000元;招商银行48小时普卡为10000元,金卡为15000元。而工行还没有提供类似服务。另一方面,消费者如果想要获得赔偿,向银行挂失后,还必须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被盗刷保安证明,填写银行《失卡保障受理表》后,还要等银行核实,最后才能获得赔偿。也就是说,赔不赔偿,银行说了算。
有密码更放心
据记者了解,某些城市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时,可以不输入支付密码,只提供签名即可消费。目前,我省各银行还未开通此项业务。
记者在农业银行绿军苑分理处咨询信用卡事宜时,市民杨先生正在办理信用卡激活手续。他毫不犹豫地为信用卡设置了密码。对于信用卡可以不设密码的说法,杨先生虽然听说过,但是还是觉得有密码心里更有保证。“我的姓名汉语拼音就在卡上面印着,卡后面我还写着自己的名字,如果卡丢了又没有设密码,那就等着倒霉吧。”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信用卡持卡人,大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密码+签名”的验证方式。一方面持卡人对于商家的签名验证并不放心;另一方面,更多的人还是认为,只要自己小心保管,一般情况下还是能避免的。而且,银行赔付手续繁琐,持卡人经受不起时间和金钱的双重损失。
这样看来,信用卡不设密码更安全的说法,实在是有点不靠谱。本报记者 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