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成效显著
来源:
作者:曹通
发布时间:2012/7/6 11:05:04
本报讯 近段时间以来,全省各地按照省 《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实施方案》总体要求,以查处“五类”矿产资源违法行为为工作重点,以整治37个县(市、区)为主要范围,坚持纪律问责和法律惩处并用、处理事和处理人并举的原则,严防死守,严惩重处,全力整治,强力推进,使得全省“打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无证开采非法行为受到重点打击,变相开采浅层煤、浅层矿违法行为基本得到遏制,未申领长期采矿许可证和尚未取得用地手续的露天煤矿开采全面叫停,越界开采违法行为受到彻查,关闭矿井监管进一步到位,全省矿业秩序明显好转。据统计,“打非”行动期间,全省共出动巡查人数95699人(次),取缔非法违法矿点582个,清理变相开采浅层煤、浅层矿点258个,叫停未取得长期采矿证和尚未取得用地手续的露天矿311座,查处越界开采29起,排查各类关闭矿井3010处,立案查处105起,炸毁坑口710座,查扣非法采矿设备281台,没收矿产品680吨,收缴罚没款392.841万元,恢复地貌或复垦土地43.1023公顷,行政处分1人,党纪处分10人,行政拘留59人,刑事处罚10人。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级政府想招法、剔毒瘤,制良药、治顽疾,探索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
一是对关闭矿区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太原市万柏林区对辖区内部分关闭矿、非法采矿取缔点进行集中成片绿化,治理成市民节假日休闲赏景的绿色地质公园,从根本上杜绝了私挖乱采。二是明确职责保质量。大同市天镇县下发检查通知,细化排查、制止、整改、验收四个环节的工作职责,要求排查人员、整改单位、验收领导现场签字、评分、排名,确保了集中整治的质量和效果。三是重点区域重点整治。在省确定重点县(市、区)的基础上,各市确定了重点乡(镇),各县确定了重点村,各乡确定了重点沟、重点矿点,省、市、县、乡四级对重点区域实施了全程跟踪、全程监控、重点打击。大同市以整治四荒名义变相开采浅层矿为重点,朔州市、晋中市以整治露天采矿为重点,临汾市以整治县(市、区)边界矿业秩序为突破口,组织市国土、纪检、公安等多部门联合开展“边界行动”,有效地遏制了非法违法采矿行为,较好地维护了全市境内的矿业秩序。四是利用视频监控手段提高巡查防控效果。运城市盐湖区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在私挖滥采严重的矿点区域安装了全天候视频监控设备,建立了24小时4人轮值制度,采取人防与物控相结合的监管手段,提高了防控效果。五是三项管理融为一体。晋中市灵石县将网格化管理、条块结合管理和上下联动管理融为一体,强化打非整治质量。建立完善了“县委领导、政府主抓、国土牵头、乡镇属地管理、公安重点打击,部门联合执法,人大、政协、纪检共同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责任连带追究”的打击网络,全面、深入、彻底地落实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工作责任。六是多样宣教抓思想,群防群治促氛围。忻州、阳泉、晋城等市结合安全生产宣传周等活动,广泛宣传私挖乱采的危害性,强化全民打击非法违法采矿的法律意识。长治市沁源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教育,先后向村民下发了《沁源县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规范矿业秩序的公告》、《打击私采入户通知书》和《致村民的一封信》等普法教育资料。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查办了一批非法违法采矿典型案件,利用各种媒体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查处、公开曝光、公开结果,极大地震慑了非法违法采矿人的嚣张气焰,树立了全社会遵法、守法的良好意识。现已确定了晋中市和顺县吕鑫露天矿非法采煤案、阳泉市平定县锁簧镇朝阳堡村“3·12”非法采矿案、阳泉市盂县路家村镇榆林垴村非法采矿案、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乡西青北村靳国忠非法开采铝土矿案、临汾市蒲县制止林荣润基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涉嫌盗挖浅层煤案、临汾市汾西县刘明生非法采矿案、运城市盐湖区莲花沟盗采金属矿产品案7个典型案件。 (黄文生 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