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制法制

暑期打工,你签合同了吗?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3/7/23 9:36:41

    在校大学生已进入“暑期打工潮”。很多大学生打算利用假期时间做份兼职,不仅能积累社会工作经验,还能赚取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然而,大学生往往对社会的认知度尚浅,求职心切,一不小心就会容易陷入招聘骗局中,有的干完活拿不到工资或工资被随意克扣,有的陷入传销陷阱,有的甚至受到人身伤害……大学生暑期兼职的权益谁来保障?大学生又该如何保护自己?

 

    暑期兼职 落入陷阱 


 
    承诺工资低企业变

    70多名大学生暑期打工遇纠纷

    7月7日,江西多所大学的70多名大学生经南昌永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介绍打暑期工,被带到广东惠州恒信亿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打工,不仅劳动强度大,待遇比中介之前承诺的低,公司还强迫学生签署两份合同。

    7月9日,据来自南昌航空大学的当事学生占丽(化名)介绍,6月底就有中介公司在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散发传单招聘暑期工,承诺到工厂后,可享受与正式员工一样的待遇,月薪2500元,包吃包住。这让来自农村的她动了心。7月初,期末考试一结束,她就通过校内的学生代理,联系到南昌永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方承诺介绍她们去广州怡全皮制品有限公司做暑期工。

    令学生们没想到的是,7日,他们刚进入广东省,中介公司便告知还需要签署另外一份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协议。“中介称爱签不签,不签的走人,我们当然不干,就跟中介负责人协商。”为此,常姓负责人还与学生在车上发生了争执。

    大学生兼职做“刷客”被骗

    自身已违法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警方通报了一起大学生做兼职刷客被骗的网络诈骗案件。在360安全专家万仁国看来,大学生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也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大背景的一种折射,很多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开始更多地在网上寻找机会。对此,万仁国提醒说:“不论是找工作还是做兼职,凡是需要自己首先付钱的工作,基本上都不可信。”

    在校大学生李名(化名)4月初在网上搜索“兼职”,看到一网页上的兼职刷客招聘信息。随后李名便主动与所留QQ号码联系,对方通过QQ发给其工作流程及工作项目申请表等资料。网页上介绍,只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前往指定的网店多次购买充值卡帮店家刷交易量,对方不仅返还交易的金额,还能每笔给他几块钱的提成。

 

    合同诈骗时有发生 大学生切莫轻信 


 
    90后女大学生小王投诉称,上个月她在网上看到一则“××贸易有限公司电子产品寻求外加工,收入丰厚”的招工广告,便联系该公司。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她学习了“测电笔”的加工和组装,还与该公司签订了一份加工组装合同,并交了押金和原料费。然而,本月初交货时,公司以“检测不合格”为由拒绝退还她押金和原料费,这让小王傻眼了。

    目前,工商部门建议小王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工商人员介绍,类似的合同诈骗时有发生。这些骗子一般用三个步骤行骗:见人来咨询,展示合法手续如营业执照等;等大家相信后,教授简单易学的加工方法;厂家介绍加工产品的回报,等大家把产品加工好,厂家总以各种理由认定产品不合格。

    工商部门提醒,大学生切莫轻信那些还没介绍工作就要预收押金、介绍费之类的中介,以及一些要收保证金的所谓公司。若对公司资质存在疑虑,可以到工商部门咨询,避免陷入合同诈骗陷阱。

 

    看清骗子伎俩 法律保障权益


    根据对历届大学生寒暑假兼职情况的调查,可以总结出大学生兼职可能会遭遇“骗中介费”、“收押金培训费”、“骗色抢劫”、“体检”和“传销”等多种陷阱。

    骗中介费:社会上仍存在不规范的中介,介绍工作就要收取中介费。一旦交完费,他们会寻找各种理由不安排工作。

    【提醒】合法的职业介绍机构应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工商行政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必须悬挂明处;要有固定场所,工作人员有工作证;收费事项、服务承诺上墙公开。

    收押金培训费: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收取不同金额的抵押金,收了就很难被退回来。兼职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印、公关等比较轻松的岗位或以优厚的报酬等作为诱饵,求职者需交一定的培训费、服装费、建档费等等即可上班,但往往学生交钱后,招聘单位又有各种推托。

    【提醒】按《劳动法》的规定,招聘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收取任何费用,收取费用是违法的。

    体检:一些公司以上岗前要体检为由,与一些医院相互勾结,收取求职者的体检费,体检完毕后,再以各种理由搪塞不让上班。

    【提醒】特别要注意黑职介与医院勾结收体检费骗钱财,要找正规中介,最好实地考察单位正规合法后再参加应聘。

    传销骗人:一些人以销售人员的名义诱骗大学生去工作,然后公司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货款,去推销一些“三无”商品,再让学生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甚至欺骗自己的同学、朋友,很多大学生就走上了传销的道路。

    【提醒】看清传销的实质:传销组织者承诺给予参加者高额回报,发展他人参加,参加者再以同样的方式介绍和发展他人加入,以此组成上下线紧密联系的传销网络;从计酬方式看,组织者以参加者发展下线的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以参加者发展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给付报酬,形成传销的“金钱链”。

 

    合同是用工双方权益的最佳保障 


 
    暑期来临,许多在校大学生已经跃跃欲试想找一份暑期工,既可为未来求职做准备也可赚取生活费,一举两得。然而,商家拖欠工资、不法黑中介骗取费用甚至收取押金等陷阱也让大学生防不胜防。专家建议,即使短期打工也必须签署临时合同并要求对方为其购买商业保险,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智通人才市场客服经理王亚东建议,学生在找暑期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找正规的中介代理公司,到大企业实习,在实习前通过网络或者前辈了解该企业是否正规,是否能合理规范化管理暑期学生工。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招聘广告。

    如果通过校园代理找工作,也要通过成熟的学生代理了解实习单位和待遇。用工前一定要签订一式两份的用工协议,自己留一份。签协议时要仔细看清楚每项条款,如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工作报酬的规定。还要保留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牌、工资条、工资卡等。

 
    加油:挣钱不易 坚持自食其力 
 
    堂吉柯德式理想:第一次出来发单。薪酬三十还不是现结。车费十块,买水五块,城管收单一次,保安赶一次,撞头一次,老板训斥一次。站在酷暑的街边,有种想哭的冲动,悲催!

    博主小徐是武大珞珈学院大二男生。“为了省两块钱车费,我硬是顶着烈日从中南路走到街道口,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啊!”小徐感慨。

    小徐介绍,发传单是他找的第3次兼职,第一次是被别人骗了;第二次是被招进一个工厂,没日没夜加班,住宿条件又差,实在忍受不了辞职,做了4天工钱才挣了100元,钱到现在还没拿到手。这次发传单,每天工作两小时,工资30元。

    他算了笔账:每天车费10元、吃饭20元、买水等要花10元,每天至少支出40元,还不算上特意为兼职租房的房租及通讯费。虽然暂时入不敷出,但他终于体会到赚钱不易,但也感觉到自食其力,心里很充实。小徐说,和他一起同时做兼职的好几个同学,都因为吃不了苦而放弃了,只有他还在坚持。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