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制法制

盗用QQ微信密码 谎称孩子境外用钱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3/9/26 9:53:14

    据报道,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近日依法批捕专门盗取海外留学生QQ账号和密码来诈骗其亲友的犯罪嫌疑人韦某。办案人员介绍,这种QQ诈骗手法与以往群发信息的诈骗手法不同,其主要面向海外留学生的亲友,值得留学生家长警惕。

    就在今年8月,法国巴黎就发生了多起针对中国留学生诈骗案,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也发生了类似案件。

    QQ诈骗瞄上留学生

    据媒体报道,今年秋季刚入学,美国一所社区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吴同学QQ号被盗,在国内的家长收到其QQ发来的信息,说自己过马路时被汽车撞伤,肇事车辆逃走,被送进医院后朋友帮忙垫付了一部分费用,手机也被撞坏了,急需家里汇2万美元支付剩下的医药费和买新手机,但因为自己行动不便,就要求汇到朋友账户上,便于立即取出来,担心孩子的父母便按QQ信息指示汇钱过去。

    相关专家表示,由于海外留学生对租房、二手车交易和网络社交类信息较为关注,因此黑客在此类网站或论坛中植入木马病毒,再混进留学生QQ群进行散播。而后骗子会通过各种方式引诱被盗号者视频聊天并录像,再对聊天记录进行语言习惯分析,利用视频假冒被盗者,以各种理由诱骗家长向其指定账号进行汇款,骗取金额甚至达几十万元。

    盗微信密码设骗局

    在本文开头提及的案例显示,韦某伙同他人在网页种植木马程序,盗取浏览该网页人员的QQ账号和密码,并对IP地址进行筛选,找出在澳大利亚的留学生QQ号码,通过查看好友备注,寻找亲友进行诈骗。韦某和另外两名同伙分工明确,有负责聊天,有负责打电话,有负责取款。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成为海外留学的学子和国内家人联络的重要方式。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开始盯上微信,并利用微信对留学家庭进行诈骗。不少留学生表示,QQ骗局越来越难以得逞,但又找上了微信。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林某的微信密码被盗取后,骗子以报读外语课程为名,试图骗取林某在国内的母亲3万元。骗子冒充林某对其母亲说:“现在我们学校开设了法语跟德语的培训课程。”母亲几次试图与对方语音聊天,却被对方以“我这里吵,你打字吧”为由拒绝。

    眼见不一定为实

    针对近期发生的以留学生家庭为目标的网络诈骗,相关专家表示,与亲属在网上联系,如涉及汇款等事宜,一定要通过电话联系或其他途径确认后,再进行汇款;不法分子在盗取留学生的即时通讯工具号码后,往往以视频、音频不好使用为由,不与家属进行视频音频聊天,此时一定要进行电话通话确认身份。

    有留学生家长建议,在孩子出国前应该约定好,如果涉及要钱的事,必须通过电话确认。

对此,有警方也提醒,如果是QQ里的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不要随意打开,身在国外的人,也要提醒自己的亲友家人,如遇到在QQ上要求汇钱的信息,一定要和本人电话核实。要提醒家里年龄较大的家长,QQ截屏和视频影像都可以使用技术手段复制,切记在网络上“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