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制法制

三大运营商被指发垃圾短信获利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3/10/24 9:03:02

    8月底,移动手机用户小赵收到广告垃圾短信,发信的手机号码怎么也打不通。据记者调查,此类垃圾短信来源不一,有的来自群发器,更高级的来自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他们不止为发送垃圾短信提供便利,还为相关企业出主意应付监管。

 
    垃圾短信“牛皮癣” 缘何久治不愈?


    许多市民对垃圾短信随意传播,泛滥成灾的现状表达了不满,工信部、三大电信运营商也曾多次表示,严厉打击和防范垃圾短信。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整治近10年来,垃圾短信却越打击越泛滥,似乎又成一令人困惑的“社会顽疾”。

    垃圾短信严重地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几成公害。垃圾短信大都是群发,这大量的“子弹”为何都打得准,能准确无误地打到他人手机?有的说是从房屋中介、快递公司或者说是从广告网上收集而来,但这些场所就是能搜集数量也非常有限,不可能“用户半年举报三亿多条”,而唯一能够获得大量手机号的只能是运营商,目前手机用户达几亿,随便弄出一点也比其他渠道多几百倍、几千倍,从以往揭露的信息看,运营商内部人员作案屡见不鲜。

    再者,群发垃圾短信是违法违规的行为,工信部门早就下令对垃圾短信要进行过滤,为何还能发得出?尤其是从2010年9月1日起包括手机在内正式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垃圾短信谁发的,要查起来一查一个准,怎么没堵住?只能说电信主管部门抓得不紧,查得不严,更严重的是手机实名制形同虚设,还有不少匿名手机卡继续销售。

    垃圾短信满天飞,不是发送者有多大的能耐,而是运营商的利益在其中,发的越多,收取的信息费越多。垃圾短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种互生利益链。打击和清理垃圾短信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运营商,如果按照法律对出卖信息者进行严惩,对收取“垃圾费”的运营商严罚,垃圾短信还能飞得起来吗?多年来垃圾“牛皮癣”始终难以治愈,症结就在于此。(据《广州日报》)

 
    广告短信牵出“垃圾”群发器


    8月31日,小赵收到了一条“女性私密养护”广告短信,发信人是一个手机号码,但这个手机号码怎么也打不通。记者随后拨通了这条广告短信中留下的联系电话。

    记者调查后发现,这些发信人显示为手机号码的垃圾短信,大多数是使用某种特殊的短信群发器材,通过电脑操作把短信群发出去的。那么垃圾短信的推送者又是从什么渠道获得这种特殊装置的呢?记者来到北京中关村的一家电子器材城,短信群发器在这里可以随意买到。

    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种短信群发器使用方法很简便:把手机卡插入短信群发器,连上电脑,安装好光盘里的软件,然后通过电脑便可以随意输入短信内容、导入手机号码来群发短信。短信收件人手机号码除人工输入外,软件还会按整个手机号段来自动群发短信。

    他告诉记者,这种插单张手机卡的短信群发器每小时发600条短信,每天最少能够发送14400条短信。如果使用同时插8张手机卡的短信群发器,每天发送的垃圾短信量就会超过11万条。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类短信群发器属于非法产品,但持续畅销,他们每个月都能卖出去几十台。

    据一些短信广告主向记者透露,广告短信的成本每条不超过1毛钱,相较于其它形式的广告,成本极其低廉,这正是短信群发器在市场上持久畅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巫见大巫 运营商疑参与群发


    群发器畅销无阻是垃圾短信泛滥的一个原因,但是利用群发器发垃圾短信和更高级的比起来还真是小巫见大巫。

    很多垃圾短信都是由106等特定数字开头的号码发来的,而这类号码其实只有“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家运营商自己才能够使用。这难道是说“国家骨干通讯运营企业也在参与垃圾短信的群发”吗?

    成都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介绍说,他们是利用三大运营商推行的集团客户短信群发业务来群发短信的,这样的短信代码都是以106数字开头的,每条仅需5分钱。然而按照工信部相关规定,这种群发业务只能供单位内部使用,不能私自转为经营性群发广告短信牟利。那么这些群发广告短信的公司又是如何从电信运营商那里获得群发短信业务的呢?

    在对中国移动公司的调查中,负责集团客户短信群发业务的一位技术人员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隐情。原本集团客户短信群发业务只针对系统、单位内部来进行发送,但是这几年运营商的考核任务比较重,为了完成任务就不分对象,什么业务都接。

 
    月发千万条短信 移动获利30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移动公司不仅为发送垃圾短信提供便利,甚至还会为发短信的企业谋划对策,应付监管。

    不仅如此,电信运营商还会给短信群发企业返利,以鼓励这些企业多做类似的业务。多位移动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他们会把短信包年费用的30%至40%返利给广告短信群发公司,如此折算下来,通过106等短信群发通道推送的广告短信,实际资费仅为3分钱左右。而广告短信群发企业收取广告主每条短信的费用则为5分钱以上,中间至少有2分钱利差。一家小型的广告短信群发企业月发1000万条短信,每月获利不少于20万元,而移动公司则从中直接获利30万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曾多次发文,要求开展垃圾短信整治工作,而移动、联通、电信等三大电信运营商也曾签署治理垃圾短信的相关协议,专项整治垃圾短信。然而现实是三大运营商不但没有治理垃圾短信,反而支持甚至鼓励垃圾短信的传播,并从中谋取利益。记者调查发现,三大运营商虽然都公布了垃圾短信投诉电话,但这些投诉电话都是形同虚设。

 
    垃圾短信哪来 都说“不是我”


    移动手机用户小赵8月31日收到的招生广告垃圾短信,显示的短信代码正是以106开头的一串数字,也就是说这条短信一定是通过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之一发出来的。记者以用户的身份首先拨通了中国移动10086客服电话,要求核查这条短信的出处,客服说不是他们发出去的。

    记者接着拨通了中国联通10010的客服电话,同样要求核查该垃圾短信出处,联通也说不是他们发的。

    而中国电信10000客户服务人员同样告诉记者,以106开头的这条垃圾短信代码和电信公司没有关系,不是电信的网关发送出去的。

    据调查,超过三分之二的垃圾短信其实都是三大电信运营商自己发送的,为了自己的利益最终成为了垃圾短信最大的推手。又该怎样追究他们的责任?

    面对受害者核查垃圾短信的要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三大电信运营商表现得无能为力,把垃圾短信和自己的关系撇得干干净净,而在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企业面前他们又变得神通广大,甚至能帮助企业逃避国家监管,服务之周全令人叹服。

    面对这样的现状,专家指出,群发短信已成为包括诈骗、招嫖以及谣言等垃圾信息的一个传播、寄生通道。(据《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