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工业

山西焦化集团四招强化质量管理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作者:杨中 发布时间:2017/1/3 9:56:52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杨中/通讯员 郭慧英 李彦

    长期以来,山西焦化集团公司坚持“质量铸就品牌,品质创造效益”的质量管理理念,强化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全过程管控,提升了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山焦牌焦炭一直是山西省名牌产品,工业用甲醇、纯苯继续保持优等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17种产品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取证的10种产品质量合格率均为100%,工业萘产品合格率创历史最好水平。最近三年连续获得“中国AAA级重质量守信誉企业”称号,先后荣获《全国质量诚信承诺优秀企业》、《全国化工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制度先行,确保质量责任追究有法可依。根据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质量目标管理程序》要求,公司先后修订完善了18个质量目标,涉及进厂原料、工艺指标控制、基础设施管理、测量设备、产品品级率、人员培训等方面。其中,列入生产经营计划的35种产品质量合格率均达100%。

    为了保证公司质量规划的顺利实现,该公司还修订了《原料产品质量管理规定》、《原料采购管理规定》、《产品销售管理规定》、《质量异议处理规定》、《质量事故责任追究管理规定》等制度;制定了《公司自用产品及废水质量管理规定》、《焦炭筛分质量考核办法》、《袋装固体产品抽查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了《综合管理体系手册》和《采购产品和外包过程控制程序》、《工艺过程管理程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等8个相关程序文件。各操作岗位还制定了严格的正常操作程序和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案,使质量管理的责任追究有法可依。

    强化源头管控,确保进厂原料满足生产。公司对进厂原料煤、煤焦油、粗苯实行严格的预警停进制度。首先,根据程序文件对所有供应商进行评价,合格供应商方可进行采购;其次,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考虑进厂原料各项质量指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制定了进厂原料煤、煤焦油、粗苯的质量预警停进指标;三是对大宗原料进厂实施一卡通技术和GPS定位技术,强化了原料进厂过程的质量管控。先后处理进厂原料质量异议近190次,将公司损失降到最低。在对自用产品与出厂产品质量控制上,理顺部门职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监管体系。

    严格过程控制,确保关键程序有序进行。加强对各项工艺指标和工艺分析指标的管理,定期组织工艺技术人员检查执行情况,监督采购原料质量,发现异常及时反馈信息并组织纠正。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关键岗位设备和工艺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异常操作模拟演练,提高职工的应急操作水平和处置能力。开展QC小组等质量改进活动,提高产品优级品率,不断降低质量成本。相继解决了个别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大大提升了企业产品竞争实力。

    强化质量考核,确保产品合格出厂。严格生产单位的质量主体责任,明确生产单位第一负责人对本单位产品质量负首要责任,质量主管人员负直接责任;严格实施生产岗位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制度,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定了公司级质量专业考核制度,每月定期对各生产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并将检查出的问题在全公司通报,直接与各单位的绩效奖金挂钩;实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制定了最终产品质量检验计划,各单位严格根据检验计划进行检验,产品检验合格才能办理相关出厂手续;实行产品预警管理,对产品的关键质量指标制定了预警指标,产品一旦达到预警指标,直接进入纠正程序,返料或降级使用,有效防止了不合格产品的出厂。

    公司多年一贯坚持将《质量发展纲要》的精髓实践于整个企业生产工序中,落实在过程质量监管上,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改进了产品质量,为用户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树立了山焦品牌新形象。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