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司建楠
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持召开的《中国工业史》编纂工作研讨会3月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经联执行副会长路耀华作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专家作了专题讲座,中国工经联副秘书长高家明介绍了《中国工业史》编纂情况并提出了有关编纂要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李援朝等我国工业界的专家、学者,煤炭、机械、钢铁、石化等行业协会代表参加了研讨和交流。
路耀华在讲话中回顾了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2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编纂〈中国工业发展史〉及筹建“中国工业博览馆”》的提案过程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以及《中国工业史》筹备和编纂工作的进展情况。他指出,中国工业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下,形成了今天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孕育了丰厚的民族精神和工业文化。编纂一部囊括各个工业门类、能够全面反映我国工业发展历程的《中国工业史》十分必要。通过编纂《中国工业史》讴歌中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和改革开放的精神风貌,弘扬我国工业发展所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几年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编纂《中国工业史》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中国工经联组建了《中国工业史》顾问委员会、编纂委员会、分卷编纂委员会、专家审定组、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等机构;多次组织召开了由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有关同志及专家学者参加的编纂体例、时限、范围、分类、规范、要求等研讨会、论证会和座谈会等,并开展了调研;拟定了《〈中国工业史〉编纂要求及安排》、《〈中国工业史〉编纂体例规范》等文件。《中国工业史》丛书确定了18卷。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15年7月12日,中国工经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编纂《中国工业史》座谈会暨签约仪式”,中国工经联与承担编纂各行业分卷的单位签订了委托编纂协议,正式启动《中国工业史》的编纂工作。截至2016年底,已有综合、煤炭、机械、石化、纺织、有色、电力、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卷初步完成了三级大纲编撰任务,并与台湾、香港、澳门等相关单位取得联系。这标志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浩大工程已经实施,踏上了组织编纂《中国工业史》的征程。
为保证编纂工作有序如期保质保量完成,路耀华对承担编纂任务的各单位提出了要求:一是各承担编纂行业分卷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编纂队伍,成立分卷编纂委员会,组建分卷专家审定委,充实分卷编辑部,把人员配置足、配置好;二是各分卷参与编纂工作人员要高度负起责任来,以认真态度,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工业界负责、对党中央国务院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搞好编纂的各项工作;三是各分卷编纂单位都要制定工作实施计划和方案,抓紧时间推进编纂工作的进行,按照《中国工业史》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做好各项编纂工作。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