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工业

京沪津位居三甲 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报告出炉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4/12 15:48:47

    中国工业报记者 司建楠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月14日在京共同主办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会议同时发布了由中国城市营销报告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CBDI)报告》。
    CBDI指数包括城市文化品牌、旅游品牌、投资品牌、宜居品牌和品牌传播五个一级指标。报告首次采用品牌结构方式对中国2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品牌发展所进行了评估与测量,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深圳、成都、重庆、苏州和武汉位列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榜单十强。
                                城市品牌区域分化明显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与课题组2014年度的城市营销发展指数(CMI)得分相比,2015年我国城市的城市营销强度有明显加强。但城市品牌发展的马太效应显著,品牌优势城市和劣势城市的得分相差巨大。
    从城市品牌发展指数的平均得分来看,华东地区堪称我国城市品牌的区域王者。其中上海、杭州和苏州3城市位列前10。华北与华南是城市品牌的区域跟进者,是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的中坚力量。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则是城市品牌弱势区域。尤其是西北和东北地区缺席指数榜单10强,城市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与会专家指出,我国城市品牌发展对国家战略形成初步支撑,但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显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三大战略节点城市的品牌发展表现突出,但城市品牌支撑体系尚待进一步加强。
    比如京津冀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品牌形象,虽有中心城市的强大支撑,也有城市体系品牌效应的初步基础,但是却面临着生态环境不佳、治理协同进展缓慢等考验,品牌建设依然任重道远;长江经济带城市品牌发展整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特别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品牌阵营强大,然而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群,在文化、旅游、投资、人居和品牌传播等方面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武汉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唯一一个跻身全国10强的城市品牌,长沙、南昌分别位列17和23,其他大多数城市的表现则不够理想。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圈的城市品牌联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至关重要。长江上游的成渝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战略衔接的中枢,区位价值凸显。核心城市重庆和成都城市品牌强大,但其余城市的品牌成长和发展乏力,体系结构薄弱。
    此外,“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也进入中国城市品牌的“筑梦空间”。数据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丝)上10个节点城市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丝)16个节点城市的品牌指数平均得分为均远超CBDI的全国均值,形成较佳的战略支撑效应,但是带状联动发展却受到一定的制约。部分节点城市在打造城市品牌的过程中,提出了相似或相同的定位口号,不利于形成品牌联动的传导机制;另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沟通与合作尚显不足,不利于充分发挥丝路节点城市品牌的带动作用和品牌共赢。总体来看,中国城市品牌的发展体现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成就,是城市治理绩效的重要指标。2015年以来我国城市品牌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创造了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并对国家形象的发展与传播提供了强大助力,然而也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城市发展与城市品牌建设的战略耦合度不足,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构、形象单一、千城一面、特色危机等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城市品牌传播滞后,面临互联网新媒体环境变迁的突出挑战。三是人居品牌缺乏强者,宜居中国任重道远。
                            城市投资品牌建设面临挑战
   《中国城市投资品牌发展指数报告(2015)》作为子报告之一,也同时在会上正式发布。该报告通过基础设施、要素质量、制度环境、创新创业潜力、投资促进、投资营销传播等指标对中国2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投资品牌发展进行了评估与测量。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成都、南京、杭州、武汉、宁波依次排在中国城市投资品牌发展指数的前十名。
    与会专家表示,我国城市投资品牌建设面临较大挑战。排名在前十的城市均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比如最高分的北京得分0.870,而得分处于0.3~0.4之间的城市数量最多,表明我国城市的投资品牌建设还普遍面临较大的挑战。
    城市投资品牌发展区域不平衡,华东地区城市大幅领先。地区分布上,投资品牌发展指数排名前100的城市,华东地区占到45个,几乎占总数一半。排名前200的城市,华东地区也排在第一位。华东地区在大多单个指标上都高于其它地区。
    要素质量对城市投资品牌发展贡献显著。企业质量、人力资本、消费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要素对城市投资品牌发展的贡献非常突出。投资品牌排名靠前的城市中要素质量得分也普遍较高,表明人才吸引和企业发展成为投资品牌制胜的关键。
    投资营销传播普遍滞后。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在投资营销传播的投入不足,绩效不彰,表明我国城市在加大营商环境宣传、塑造投资品牌吸引力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此外,针对我国城市投资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该报告还就我国城市实现投资环境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改善、要素质量提升、制度环境优化、创新创业潜力培育以及投资品牌传播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沿海城市宜居指数较高
    会议发布的《中国城市宜居品牌发展指数报告(2015)》从经济基础、社会治理、民生质量、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五个维度15个三级指标对中国2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宜居品牌发展进行了评估与测量。北京、深圳、杭州、苏州、天津、广州、成都、长沙、舟山、泉州依次荣登中国城市宜居品牌指数前十名。
    研究发现:城市宜居品牌区域间发展差异显著。我国七大区域的城市宜居品牌发展指数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地理区位优越,经济发达,社会较为进步,宜居程度相应较高。而西南和西北地区则相对较差。宜居环境的区域之间和城市之间的不平衡,不利于社会总体的文明进步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在宜居环境的5个二级指标中,生态环境的得分普遍不理想,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生态环境普遍得分不高。比如北京和天津,宜居品牌得分分别位列第1和第3,但其生态环境的得分却分别排名第84和117。表明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城市宜居品牌建设的稀缺资源,也是我国城市宜居品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挑战。
    报告同时强调,社会公平有待提升。社会公平得分在5个二级指标中排名倒数第一,而线性回归方程则显示,社会

 

 

原文链接:http://www.cinn.cn/xw/hybg/364525.shtml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