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工业

增速放缓 上半年工业通信业运行步伐稳健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8/15 10:25:27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通信业增势平稳,信息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7月24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张峰在介绍2014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时做了上述表示。  


  据悉,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信息消费规模同比增长20%。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呈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调整中稳步推进的基本特征。工业通信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但经济运行中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工业运行趋稳回升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其中一季度增长8.7%,二季度增长8.9%, 6月当月达到9.2%。前5个月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8%,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1.7个百分点。从工业生产角度来看,虽然增速比往年相比略有放缓,但工业运行已趋于平稳,并开始有所回升。  


  郑立新认为,由于我国的工业经济体量已经非常大,与几年前相比,现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数量,增长的量级是不一样的,实现的难度也明显不同。因此,工业在上半年实现了8.8%的中高速的增长实属不易。  


  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还表现在工业企业的效益仍然保持着良好水平。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9.8%,制造业的利润增速达到13.8%。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仍然达到5.47%,高出去年同期0.12个百分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来看,连续4个月回升,6月份达到了5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降幅也在逐月收窄。这些方面都说明了市场信心在逐步地恢复。  


  其中,制造业今年上半年的增加值同比增长了9.9%,其增加值的增速超过了整个工业增加值的增速,较上年同期仅回落了0.1个百分点。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等行业来看增长平稳,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1.2%,同比加快了2个百分点。汽车产销量达到1178万辆和1168万辆,分别增长了9.6%和8.4%;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了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倍多;前5个月汽车行业实现利润增长了29.6%。船舶工业新承接的订单快速回升,上半年我国新承接的船舶订单同比增长78.2%,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占世界市场的比重在继续上升,海洋工程装备接单额已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30%。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从原材料等基础产业运行情况看,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上半年粗钢产量达到4.12亿吨,10种有色金属的产量达到208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和5.4%;水泥的产量达到了11.44亿吨,平板玻璃产量4.11亿重量箱,分别增长3.6%和4.7%。  


  然而,在整体趋稳的情况下,工业内部出现了一些分化的趋势。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指出,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部分高耗能行业,特别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生产增势明显放缓。他同时强调,不能因为形势有些好转,就加快释放产能,从而引起行业再陷入困难的境地。  


  从效益情况来看,目前最困难的要属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前5个月煤炭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43.9%,冶金行业利润同比下降9.2%,有色金属行业同比下降9.4%。前5个月煤炭行业企业亏损面27%,冶金行业亏损面25.1%,有色金属行业的亏损面22.1%。在市场需求不足和产能严重过剩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十分困难。钢铁行业从去年9月份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下降,目前价格已经降到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预调微调和定向调控的政策措施。日前,国务院印发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和压缩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地方和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此外,在创新和两化深度融合方面,工信部组织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滚动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5项,确定了23家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工业制造、交通物流、节能环保、安全生产、商贸流通、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不断扩大。  


  相关负责人指出,上半年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工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已经显现。一是主动化解产能过剩,加大淘汰落后和加快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力度。工信部今年分解落实了2014年的淘汰落后产能和压缩过剩产能的工作任务,继续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上半年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投资增幅回落,钢铁、有色冶炼投资分别下降12.8%和7.3%,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投资分别下降9.7%和4%,煤炭行业和冶金行业的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了3.8和3.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转型较早,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增长了12.4%,快于工业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加了11.2%,同比加快了2个百分点。  


  三是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大。上半年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了39.6%,与民生相关行业的投资增长较快。各地区经济运行的质量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特别是结构调整早、转型升级快的省份,总体上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下半年,工信部将继续推进工业质量品牌创新、工业强基、工业绿色发展,扶助小微企业、两化融合,宽带中国等6个专项行动;着力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大力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开展2014年工业运行质量评价,促进各个省市和地方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两化融合等质量效益指标变化和提高;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督促各地公布收费的目录并接受社会监督;加大中小企业服务力度;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努力促进工业通信业平稳发展。  


  随着政策效应陆续地释放,积极因素在增多,工业发展向好的态势有望进一步显现。郑立新表示,下半年社会总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外贸需求有望进一步趋稳,预计工业下半年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信息消费较快增长  


  根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上半年,信息消费规模同比增长20%,基础电信企业实现业务收入增长5.6%,增值电信企业收入增长23.6%;3G用户累计达到4.71亿户,4G用户达到1397万户,光纤接入用户达到5393万户。通信村村通工程已完成1876个扶贫目标村通互联网项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  


  据介绍,目前中国3G用户累计近5亿人。自去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指导意见以来,信息消费得到了快速发展。上半年我国信息消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整体规模达到了1.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信息消费中的新亮点十分明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对信息消费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今年以来,我国加快实施了“宽带中国”战略,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稳步推进三网融合,也开展了信息消费试点和建设智慧城市这个试点。首先4G和宽带发展对信息消费的促进作用和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截至今年6月底,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98亿户,宽带的速率也在稳步提升。到6月底,4G用户接近1400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数达到4.8亿户,占移动电话总数的38.5%。  


  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产品的更新换代,信息产品消费保持了平稳增长,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将近2亿部,在手机出货总量中占比已经达到87%。  


  三是新型信息消费增长势头非常迅猛,移动数据收入和流量分别增长了46.4%和52.1%,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正在从音乐、游戏等娱乐类的业务转向金融、交通、医疗等重点领域。  


  当前我国信息消费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网络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支付安全、身份以及网站信任服务滞后的问题还仍然突出。二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消费发展受传统观念、政策、标准、监管等方面的制约,并面临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水平低的挑战。三是信息消费的快速增长越来越依靠互联网新兴业务,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完善信息消费的政策环境。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