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武玉龙
确保十大工业生产项目、十大民生建设项目、十大续建工程项目这三十个项目顺利完成是今年祁县工作的重点,也是摆在国土资源局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完成这个课题,积极主动服务、保障建设用地、强化履职能力至关重要。
认真履责,不辱使命,为项目建设服好务
三十个项目中的二十个项目都大量用地,这种情况对我们讲是一个严峻考验。我们去年底就进行了“解放思想转型跨越发展”大讨论,在破解用地难题上,每位股所长以上的干部都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大家一致认为:保障供地是国土资源局义不容辞的职责,躲不过、绕不开,只有直面应对,以负责的态度尽力完成。我们必须积极主动服务,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知责、履责,提升执行力;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允许下有作为,做到位。认真履行“坚守红线、保障发展”的职责,树立坚定信念,想方设法开动脑筋,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积极服务,规范管理,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我们因势利导地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果及时转化为解决国土资源管理中重点问题的能力,最终体现在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用地的能力上。我局主动介入项目,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建设进度。
严管严查“供”地,我局一方面规范管理,积极组件报批,努力争取市政府多给我县下达用地指标。我局要在获取信息、技术操作上做好文章,对于一些关乎全县国计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要专门研究、专题解决,要有超前意识,算好时间差,利用祁县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力争省、市政策上的倾斜,多分配一些指标。另一方面重点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行供需双向调节,实施用地指标差别化管理,坚持“重点项目用指标,一般项目靠挖潜”,保证重点项目用地。截至四月底,市里共批准用地项目7个,有12万吨高碳烙铁生产线项目70亩、统一饮品方便面生产线46亩等重点项目。
我局向盘活资源“挖”地,抓好政策机遇,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上寻求突破,省级下达我县2012年增减挂钩周转指标500亩,除去拆迁安置区占地40亩外,可用于建设项目用地460亩。增减挂钩的实施重点为东观镇、峪口乡、来远、古县等四个乡镇。拆旧区总面积646.94亩;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对于低效停产的企业旧址、特别是政府划拨的低效闲置企业用地,通过盘活资源挖潜,保证一般项目用地,通过调查,获取了101张现状照片和现状录像资料,存量用地125宗共3325.27亩,低效利用土地有8.1亩,停产闲置土地348.97亩,建议县政府合理利用。
我局通过土地整治“增”地,县级土地开发(占补平衡)项目11个建设规模172.52公顷,计划新增耕地面积119.5公顷,项目投资1593.24万元;市级常家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557.07公顷,计划新增耕地6.01公顷,项目投资1394.08万元;省级城赵五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1333公顷,计划新增耕地40公顷,项目投资3333.88万元;省级20万亩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现在已完成项目设计,正报省国土资源厅评审,新增耕地2000亩,投资5.4亿,惠及11.3万人口。上述工程完工后,通过整治共可增加耕地2700亩,既确保了耕地红线,又为项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我们不懈努力,目前,20个项目建设用地有了着落,为全县经济转型跨越提供了资源保障。
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升知责履责执行能力
我局上下积极转变观念,树立了正确的资源和资源管理观。树立节约观念,由外延粗放利用资源向内涵集约利用资源转变。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要坚持供给引导、制约需求的原则,实行供需双向调节;树立整体观念,由单纯资源的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管理转变;树立效益观念,逐步建立单位土地GDP产出用地考核制度,由单纯的资源管理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化管理转变。我们认真改进作风,真正做到“事思敬、疑是问”,在其位谋其职,遇到问题勇于攻坚克难;提高服务项目建设的创新能力,少说不能办,多讲怎么办;少点管制多点服务,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定期督办,实行过错追究和问责,确保任务落实。大破“无所作为”、“谨小慎微”的观念,大树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理念,提高效率,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祁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武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