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开启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多的钱愿意买;二是有足够多的好标的供人买。上周末出了两个文件,一是同业规范通知,二是创业板新股发行(IPO)和再融资办法。实际上,两个文件正好对应了上面的两个问题。
同业规范的结果是非标融资转标准化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融资成本。创业板IPO和再融资办法的结果是创业板将不再是铁板一块,供给增加对整体估值冲击将长期持续,但是对优质成长股而言,再融资渠道开拓将如虎添翼。因此,周末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双刃剑,牛市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上周一行三会与外管局联合发布127号文,进一步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的规范。对于这一政策不应孤立解读。结合最近定向降准、央行住房金融服务会等一系列措施,政府对于融资“堵邪路、开正门”的监管思想表露无遗。此次规范中也提到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因此未来不会单纯地只是收缩非标融资。虽然货币政策总量放松的可能性较小,但打压非标的同时,将延续对于标准化融资的定向支持,如支持中小企业贷款、变相放松存贷比、定向购买发行债券支持棚户区等定向政策仍然具备可能性。长期而言,融资方式的非标转标有利于整体社会融资成本的下行,股票市场也将逐渐受益于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带来的估值修复。
创业板制度变革将重塑市场格局,再融资放开利好优质成长股而利空纯炒作公司,未来公司间分化将加剧。
证监会创业板IPO和再融资的制度变革,将重塑创业板市场的格局。首先,创业板上市门槛下降使更多中小公司可以满足创业板上市要求,在IPO重启在即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将使得创业板稀缺性下降,整体高估值溢价难以保持。但另一方面,创业板公司再融资放开,对于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的优质成长股构成利好,而对于一些纯炒作类公司构成一定利空。
总体来看,这两项政策将促使创业板股票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对于估值虚高的股票将产生直接利空,而具有继续扩张能力的公司将受益于再融资渠道的打开,未来公司间分化将更为加剧。
(据《证券时报》)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