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沪指高开后震荡攀升,一度上涨近1.5%并突破2700点整数关口,创出近40个月新高,之后回落翻绿终结七连阳。深成指高开高走,创出近17个月新高,创业板受到注册制股票发行的影响,低开低走一度跌近2%。从盘面上看,白酒、机场航运、煤炭开采、高速公路、钢铁、券商、国产软件、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在线旅游、卫星导航、电子制造、金属制品、体育产业、智能穿戴等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2680.16点,跌2.68点,跌幅0.1%,成交4011亿元,成交量有所缩小;深成指收报9095.76点,涨93.53点,涨幅1.04%,成交2897亿元;创业板指数收报1552.31点,跌18.55点,跌幅1.18%,成交497.1亿元;i100指数收报4432.88点,跌1.87%。
上周,上证综指实现五连阳,放量暴涨200点,是2009年以来市场最凌厉的上涨。银行、券商、保险等权重板块成为引领此轮行情的主力军,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大面积涨停。创业板和中小公司也有所表现,但非市场主流。两市日均成交约6000亿元,在上周五银行股大面积涨停的情况下,上周五单日成交额突破7000亿元,创A股市场历史新高,以当前汇率折算约为1400美元,超越美股历史上的成交量峰值(2007年7月26日,995亿美元),成为人类历史上一国单日成交量的最大值。同时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超过日本股市,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
山西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杜亮、山西证券分析师麻文宇认为,此轮行情主要是由流动性宽松政策及预期推动的。央行的非对称降息政策出台后,被普遍解读为货币政策全面放松的起点,市场对未来央行进一步降准降息的预期不断增强,保险、券商、房地产等板块因融资成本的降低而直接受益,均以大涨报收,而银行板块也在释放了利差下降的利空冲击之后转而强力做多,走出了一波超预期的上涨行情。但杜亮、麻文宇始终认为,缺乏经济及企业基本面的支撑,单凭流动性推动的复苏预期难以持续强化。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剧,投资、消费端的各项经济数据均表现不佳,最新公布的官方及汇丰制造业PMI双双下降,已临近50分水岭一线,创下历史新低,而企业的盈利状况也难以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好转。股指在短期内大幅冲高,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也使得后市迎来剧烈波动的风险不断提升。
事实上,当前股市已显现出一定的风险特征。量能虽然仍在放大,并一再创下天量,但近来几日已整体表现为资金净流出,并以大单、特大单的流出为主,透露出主力资金或已开始减仓撤离的讯息。另外,大盘与个股走势发生分化,大盘一路高歌猛进,而个股的下跌比例却在不断攀升,“赚了指数不赚钱”;短期技术形态发生偏离,也预示着市场调整时刻将近。
12月1日大盘的走势更加验证了这一预判,沪指在高位来回震荡,难以实现有效的上攻,终在午后失守2700点,全天微跌了0.10%,前期表现强势的板块走势也有所扭转,银行、地产均呈现明显回调,非银金融则涨势趋缓,以高位震荡为主;概念板块同样转向平淡,领涨的第三方支付、职业教育、互联网金融等指数的全天涨幅均在1%以下,市场的活跃度有所下降。
综合上述原因,杜亮、麻文宇认为:中期的牛市尚未确立,仍需等待更加明确的信号,短期内建议投资者谨慎为主,落袋为安,切忌盲目追高。
另外,11月30日,存款保险制度酝酿21年后,央行正式向社会征求意见。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所谓存款保险,是指存款银行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存款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使用存款保险基金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存保制度带来的息差缩窄也会倒逼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拓展盈利空间,从而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和资源配置效率。
杜亮、麻文宇认为,该项政策实际落地之后,一是将加剧银行之间的竞争,居民存款将更加倾向于迁徙至相对安全稳健、公信力较强的大、中型银行,而一些运营不善的小型银行在流动性挤兑的冲击之下则面临破产的风险;二是取代了过去政府对银行的隐性保障,以银行系统自身的力量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从长远发展来讲,这更加有利于防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并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