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治11月1日讯(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常小燕 郝建蕾)“张军的城市低保金补贴285.00元已于2013年9月16日发放到您尾数为3278的信用联社账号上,请注意查收!”武乡县太东社区的张军在收到短信第二天,便到信用联社领取了当月城市低保金补贴。他告诉记者:“以前领取补贴操心、费时、费力,冤枉路跑不少,心里仍是一笔‘糊涂账’,不清楚什么补贴到了,具体金额是多少。现在,一条短信便明明白白!”
张军仅是该县惠农便民服务信息平台首批受益者之一。如今在武乡,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农村低保金、建国前老党员补贴……近20项财政惠民补贴资金发放坐上了“直通快车”,全县56803户173173人因此而受益。这项工作在全省走在了前列。
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多项惠民政策,在给予基层群众补贴扶持的同时,许多操作层面的弊端一一浮现,群众权益在冗杂的资金发放环节中不断流失,被截留、抵扣,甚至被挪用、贪污等现象时有发生,而老百姓对此却一头雾水。去年,在由武乡县纪委组织开展的“政风行风面对面”活动中,有群众反映低保金、粮食直补款等资金发放时间、类别、金额不清楚,有时领取一次补助就得跑五六个来回,十分不便。
为充分保障群众利益,从去年7月份开始,该县纪委农廉办、县财政局本着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原则,共同着手筹划惠农便民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乡镇、村、社区工作人员登门入户采集信息,逐一详列每户每人分别享受的惠农补贴项目。县财政局根据信息采集结果建立电子数据资料库;搭建远程接入系统,实现了多部门联网查询和协同办公。
今年6月,该平台正式上线运营,承担国库集中支付、短信通知个人到账信息、外网查询补贴信息三大职能。民政、人社、农业、林业、计生等部门相继投入工作,完成相对应补贴资金领取人的信息录入、审核及补贴明细维护;县财政局进行审核,并审批资金发放;银行完成拨付工作后,将信息返回国库股,并录入系统,短信发送资金信息到领取人手机。9月,随着城市低保补贴金发放工作全面结束,标志着该县财政部门新上的惠农便民服务信息平台顺利完成第一次资金补贴发放工作,一部小巧的手机成了老百姓的“私人会计”。
“国库集中支付,实现了惠农政策落实‘零折扣’、‘零错位’,维护了群众的利益,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实现了监督关口前移,确保了资金安全,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发生,赢得了群众信任。”该县洪水镇财政所所长王国芳以往总是忙于向群众宣传补贴政策,还时常因新的补贴标准的变更而无奈遭遇质疑,如今再无此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