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今年是我省在转型综改路上探索的第三个年头。今年以来,根据国家批复的《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省委、省政府认真谋篇布局,积极调研分析,编制出台了《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圈出”今年要重点推进的“1235”重点任务,并在《行动计划》的指导下,持续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全面推进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课题任务的落实,转型综改工作进入全面铺开、深入推进阶段。
■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深化配套改革,努力破解制约资源性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制度体系。
7月25日,省政府推出《进一步促进全省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措施》,其中20条措施,分近期、中期、长期三个类别同时实施,以措施和制度为保障,为企业减负,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今年8月,我省又连续出台“低热值煤发电20条”、“煤层气20条”,支持引导煤炭工业的发展,努力打造山西煤炭经济的“升级版”。今年,我省还重点出台了《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该措施共15条,内容涉及撬动金融、推动企业发展、吸纳就业、优化发展环境、奖励企业等五方面的政策措施,以此扶持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各市县也积极探索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破解资源性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如太原市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组建了“助保金”池,由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
■深化改革,突出重点,以重大改革为主线、重大事项为承载、重大课题为后盾,持续抓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综改重点工程,以此带动全省经济的转型发展。
在重大改革方面,一是推进煤电一体化改革,山西煤销集团与山西国际电力合并重组成立的晋能公司今年5月挂牌,标志着我省在推进煤电一体化改革、构建和谐煤电关系上取得重要突破。二是创新地方金融发展机制,省国信投资(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负责筹建山西股权交易中心。中心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目前已制定了《山西股权交易中心运行规则》、《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技术系统建设方案》,建立了会员单位和储备企业资源库。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政府常务会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了专题部署,取消调整了460项省本级行政审批项目,公布了省本级269项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在重大事项方面,今年5月启动了公路煤炭上线交易,全省煤炭流通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还与新华社合作发布了全国第一个煤炭主产地交易价格指数;启动晋城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
■创新驱动,立足本地实情,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实践中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山西模式”。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0个市、11个省级试点县出台了《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召开了转型综改建设大会,省各职能部门、各地市都积极主动地因地制宜,优化结构,探索适合自己的转型综改模式。
太原市、大同市大力推动以“两集中、两到位”审批流程再造为核心的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压缩审批时间、高审批效率。晋中市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阳泉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发展飞地经济的指导意见,将平定、盂县、郊区作为“飞入方”,城区、矿区、开发区作为“飞出方”,通过利税分成、指标分享、资金支持等政策措施,有效破解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忻州市积极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努力形成风电、水电、生物质能发电、火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综合能源格局。晋城市选定在巴公镇开展转型综改综合试点,探索“镇级市”的扩权强镇新模式……
本报记者 张晋生 实习记者 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