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永济:土地流转“转”出农民增收新天地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杨永生 发布时间:2014/3/20 9:07:00

这几天,永济市开张镇东陈村农民张广前真是忙得脚后跟离了地,白天雇人剪枝、开井浇地,晚上还得抽空给其他农民讲樱桃树栽植技术。几年前,张广前看到樱桃行情好,发展潜力大,便从本村和邻村农民手中流转承包了660亩土地,规模种植樱桃,去年销售额突破了400万元,纯收入达300万元,全家乐得合不拢嘴。

张广前是永济市依靠规模经营土地走上富路的农民之一,据该市农经部门介绍,目前永济市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多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面积达16.8万亩,流转出土地的农户达2.3万户。

近年来,永济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就业,许多农民将增收眼光瞄向了城市,纷纷“洗脚离田”。大量劳动力的输出,为农村的土地流转提供了便利条件。该市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在全市规划出了肉鸡养殖、绿色蔬菜等五大农业提升工程,为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农民增收步伐奠定基础。

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依法有序进行,该市市、镇、村先后成立了土地流转三级服务体系,通过阳光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阳光农廉网等方式,发布信息、受理咨询,对种田大户、种养能手、合作社长等进行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积极引导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流转土地。同时,不断丰富土地流转方式,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转”出农民增收新天地。

土地流转让农业转出了活力。该市卿头镇曾家营村共有15000亩土地,平均每户就有七八块地,人工成本高,机械化无法耕作。经过政策咨询、群众讨论、集体决策,村委会最后形成一致意见,统一互换。全村共980户农户参与,将6860块零星土地,进行整合重新分配。现在每户最多两块地,形成连片种植,农户每亩农作物提高收益30%以上。目前,该市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面积达6.88万亩,土地效益进一步提高。

土地流转的同时也让农民变成了工人。山东沃华集团在该市流转土地3500亩,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当地农民既可以拿到每亩420元的土地租金,还可以优先在基地打工,每月拿到工资1500元,土地成了绿色工厂,农民成了产业工人;粟海集团流转土地2000亩,每年用工4000余人;超人奶业流转土地1700亩,解决农民工就业100余人……据介绍,目前该市依托土地流转,近4万名农民变成了“打工族”。

规模种植、抱团发展让风险远离了农民。该市城西街道桃李村很多农民以前“各自为政”,种植的作物五花八门,形不成规模,农民大都吃过单打独斗的亏。去年5月,该村村民李万刚成立了家庭农场,委托村委会流转土地1200亩,进行糯玉米种植。李万刚说,灌溉设施、农机工具现在一应俱全,对土地的管理也科学规范,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通过对周边种植户的积极引导,去年夏秋的大旱基本没受影响。他说,到明年种植面积将达到4000亩。

本报记者 杨永生 通讯员 卫明珠 王超

责任编辑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