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融资担保和投资担保 利益下的真假李逵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崔晓农 发布时间:2014/3/21 10:05:34

满街的投资担保公司,高达18%的投资理财回报率,可靠吗?

据记者采访了解,投资者也许18%的回报能拿到,但是,投资担保公司的理财业务是违规违法的。

其实,就目前太原和全省的情况看,敢于挂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一般是合法的融资担保公司。其余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担保公司,公司的成立有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可不是金融机构,没有《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但从事的却是吸收客户资金投资理财,绝对违法违规。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受托投资等活动。所以,融资担保公司和投资担保公司,都不能吸收客户资金并进行投资。

目前,我省共有融资性担保公司211家,全省注册资本1亿元(含)以上的融资担保公司比去年增加10家,注册资本2000万元以下的减少了23家,规模结构明显改善。融资性担保业务有了较快发展,各项经营指标均比去年同期增长较快。全省融资担保公司净资产152.71亿元,同比增长36.25%;在保责任余额为264.39亿元,同比增长36%;在保企业户数7851户,同比增长47%;实现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8%。融资担保行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效果显著,2013年在保余额增速高于全省贷款比年初增速(13.67%)22.3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中型企业贷款比年初增速(17.23%)18.7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小微企业贷款比年初增速(19.13%)16.87个百分点。投资担保公司的资金绝对不会投到“三农”建设和真正需要帮助的小微企业身上,他们的平均利润率太低了,怎么可能给出超过20%的资金用款利息?

另一方面,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国家有管理办法,地方有归口管理部门,所以经营相对来说比较规范。银监会已经起草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上报国务院,将于近期出台。但是投资担保公司,存在管理误区:金融行业有监管部门,他们不是金融行业,不归银监部门管;但是又从事集资生财的业务,该谁管?尤其是现在,各部门简政放权,市场的归市场,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是刑事责任。那时,就由公安部门以非法集资违法活动接受管理了。

在3月20日,记者和一些持有牌照的融资担保公司高管进行了探讨:虽然违法违规,但是投资担保公司的利润确实也比较诱人。

作为投资者的个人,愿意到投资担保公司投资理财的,是个人自由。别的不用多想,就记住一句:注意自己的资金安全。或者也可以考虑一下,余额宝5000亿元体量的资金规模,最高利息也没有超过7%。投资担保公司做什么,能给你18%的利息?再加上自己的费用和收益,对方给他的利息要超过3分,将近40%的利息。这样的事好多,银行的人做梦都想。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

责任编辑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