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实现小康梦想的新路径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王龙飞 发布时间:2014/3/24 9:44:19

昔日黄土遍地,如今蔬菜满棚。3月16日,记者来到了阳曲县泥屯镇思西村,在村北的土坡上,50个日光温室有序排开。大棚内,黄瓜、西葫芦、油菜、西芹、萝卜等15个品种的蔬菜在欢实的生长着。

这是太钢泥屯生态农业园,在“百村千企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中,炼钢人打造的一流“菜园子”。项目负责人周庆民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共吸纳、带动当地劳动力800余人。

太钢泥屯生态农业园只是省属企业产业扶贫的一个典型。

在右玉县,阳煤集团与山西晋西口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投资1.7亿元新建的年产万吨优质羊肉屠宰加工项目,土建工程和钢结构安装工程已完成,主要设备也已订购,将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与山西中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亚麻籽绿色深加工项目,总投资4.05亿元,目前一期完成投资1.25亿元,年产5000吨ɑ-亚麻酸均衡营养油生产线已投入运营。

1年100亿,五年500亿,对土地集中开发,对产业集中扶持,彻底改变贫困地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内容——这是省属国企扶贫攻坚的目标。

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14户省属企业注册成立了33个农业开发公司、从277个项目中确定了规划实施项目39个,涉及规模养殖、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中药材生产加工、生态旅游、土地开发、干鲜果经济林、农业物流产业等9个项目类别,规划投资总额174.84亿元,辐射带动农户25万人以上。

记者了解到,这其中涌现出了一些示范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如同煤集团投资15亿元在天镇县建设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园区项目,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今年4月份开始种植;阳煤集团在左权县实施的7000吨蓖麻制聚酰胺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潞安集团在左权县实施的年产5000吨老陈醋项目,预计今年6月投产;焦煤集团投资12.7亿元建设饲料种植及肉牛羊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100万头羊、20万头牛)、在36个县实施的农产品贸易项目;国新能源在永和县实施的酸枣仁深加工项目;汾酒集团以高于市场均价0.10元的价格,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种植万亩高粱和豌豆项目等。

“产业扶贫的重点是培育和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阳煤在项目上选择农业链条的高端环节接入,以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优势,整合当地农业产业资源,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阳煤集团总经理助理张卫星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在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拓展新的空间,最终获得企业与扶贫县‘双赢’的目的。”

山西中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君涛对此深表赞同。他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虽然拥有专利技术,且生产设备和产品品质在国内领先,但由于缺乏资金,生产规模上不去,市场营销投入不足,市场份额和品牌效应不够。借助阳煤的资金优势,扩大规模后,仅一期项目达产便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个亿,是目前的10倍。同时项目全部完工后,将带动当地农民新增胡麻种植面积5万亩,使2000多户农民致富。

在永和县,国新能源实施的酸枣仁深加工项目,向1672户农户收购酸枣547吨。仅此一项,农民增收437600元。国新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建华表示,他们要把实施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作为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路子,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职责的新途径。要不断扩大产业扶贫规模,不断拓展产业扶贫空间,不断优化产业扶贫模式,争取扶贫开发工作尽早取得实效,切实造福于民。

“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不是馈赠,也不是传统的公益性投入,是以产业发展带动地方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各企业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同时在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要尝试与民营企业合作、尝试让社会资本进入、尝试与金融机构合作、尝试与政府部门合作。”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说,省属企业要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开发,从而尽快显现产业扶贫开发的效果。

本报记者 王龙飞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