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我省煤炭增值税收入陷入窘境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郝薇 发布时间:2014/3/26 10:04:40

春天的汩汩暖流依旧抵挡不住煤炭市场的严寒。

近日,省国税局统计资料显示:2月,我省煤炭生产行业入库增值税26.5亿元,同比下降8.6%,环比回升15.6个百分点,收入规模占全省工业环节增值税58.9%,占到全省国内增值税规模的42.4%。

需求低迷是主因

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一直蔓延至今。对于眼下煤炭市场的现状,该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处长杜飞彪分析认为,需求低迷及进口煤炭数量增多所引起的销量下滑、价格下跌是煤炭生产行业增值税减收的主要原因。

一组数据显示:1月,全省重点煤矿销售煤炭7447万吨,同比下降7.8%,减少632万吨;1月末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584元/吨,环比下跌36元/吨,同比下跌46元/吨。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煤炭价格的连续下滑,直接影响到增值税的入库。据初步测算,因量减价跌影响增值税至少有3.5个亿。

从2012年5月国内煤炭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以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行业效益持续下降,清淡的成交量,让全省煤炭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一组来自我省统计部门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51.4%,全省重点监控的624户煤炭生产企业308户出现亏损,亏损面达49.4%。而省国税部门统计数据也足以佐证企业正在经历难捱的苦日子:2014年1-2月,全省煤炭生产行业入库企业所得税5.5亿元,同比下降34.2%,减收2.9亿元。

低价难撑税收增长

1-2月,煤炭生产行业入库增值税57.3亿元,同比下降17.7%,减收12.4亿元,剔除非即期收入1.7亿元,同口径同比下降5.9%。

对于这组数据,杜飞彪直言,以当前经济税收形势分析,仍面临诸多困难。从主要经济指标看,回升基础尚不稳固,难以支撑税收增长。

工业增速、工业用电量等经济指标有所回升……事实上,早在去年后两个月,我省宏观经济便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尽管如此,回升基础依然尚不稳固。

省统计部门数据也足以佐证:今年1月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下降2.6%,其中工业用电量下降3.5%;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8%,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2%,以上二者倒挂4.8个百分点。种种迹象表明,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工业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这些因素均“无情”地制约了煤炭经济税收增长。

尽管今年2月,全省国税收入完成80.2亿元,同比增长0.9%,增收6838万元。这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再次实现月度增长。但是对于此次的小幅增长,杜飞彪并不盲目乐观,他认为,从主导产业价格看,煤炭价格低位运行,依旧是影响全省目前税收的“老大难”。

煤价仍有下探风险

煤炭行业运行有其自身的周期。曾经耀眼的“黄金十年”是煤炭行业高速发展的周期,然而,从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开始,煤炭行业全陷新一轮低迷期。

有资料显示,去年7月3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跌破600元/吨,国内煤炭价格重新回到五年前水平。至7月10日,再跌4元报收592/吨。

2008年上半年,秦皇岛动力煤价格还在“5”时代,这个数字最高一度涨至980元/吨左右,金融危机发生后,最低重挫跌至500元/吨。这轮煤炭低迷期仍旧让人记忆深刻。

而眼前的煤炭市场正在经历的新一轮低迷期,似乎更加残酷。去年四季度,受冬储煤等季节性消费因素影响,煤炭价格迎来久违的上涨行情,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指数连续11周上涨,一度回归至2013年1月份水平。但进入2014年,煤炭市场再度低迷,煤炭行业重点企业竞相降价,造成煤炭价格迅速走低。3月5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548元/吨,连续8周下跌,跌幅超过13%;3月10日太原煤炭综合价格指数90.5,连续5周下跌,部分地区价格“惨不忍睹”地跌破成本。

“从目前形势看,受需求不振,产能释放以及节能环保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仍将遭受打压,价格仍有进一步下探的风险。”杜飞彪认为,这是我省目前组织收入面临的最大困难。

对于这种局面,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强化煤炭税源控管为核心,建立省、市、县三级互动分析机制,在做好煤炭经济重点税源的日常分析及管理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堵漏增收措施,加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力度,继续抓好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专项整治,大力规范煤炭生产行业税收秩序。

本报记者 郝薇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