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谨防骗局,大学生兼职需“擦亮眼”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王佳丽 发布时间:2014/3/28 9:56:17

时下,很多大学生都会利用空闲时间做兼职,但是,这样看起来很“美好”的事情却并非完美,社会阅历尚浅的大学生很容易走进兼职的“骗局”。

前不久,太原某高校实名认证微博的一则帖子被该校学生大量转载,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我在58同城上应聘了兼职,我还缴了399元‘会员费’,结果两个月了都没有安排我工作,他们还让我等,我被骗了。请大家一定要谨慎对待网上兼职招聘啊!”微博博主小张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发到了微博上,他表示,被骗的经历甚至让他不敢相信那些兼职招聘信息了。

据了解,随着天气的转暖,各种商业活动也随之“春暖花开”,商业活动需要大量临时性的工作人员,而商家又想尽可能降低成本。大学生出于积累社会经验、赚取生活费等目的纷纷选择校外兼职,于是在商家和大学生的双向需求下,大学生几乎是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就成商家眼中最好的选择。

开学季迎来兼职热

春节过后,大学生纷纷返校,很多在校大学生出于锻炼实践能力、积累社会经验、赚取生活费等不同的目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寻求兼职或实习的机会。

记者在周末走访了柳巷商业街,许多商家门口的“工作人员”那稚嫩的声音,让记者非常怀疑这些“工作人员”的身份,经过询问,他们都是在校大学生,利用假期做兼职赚点“零花钱”。经过了解,柳巷如此,省城其他商业街和购物商场亦如此。

据了解,大量名为“校外兼职”的名片和海报,刊登着饭店服务员、发单员、促销员等各种工作信息,铺天盖地地出现在高校校园中,每天50—200元不等的报酬,甚至500元一天的“高薪”对那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来说极具吸引力。

记者联系到微博博主小张,在他的学校里记者看到,各种兼职信息满天飞,而工资报酬依据兼职内容也是各有不同。小张的朋友们向记者吐露:“既能锻炼社会经验,还能挣点儿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啊?!在我们学校,大部分同学都有兼职。”

骗局无处不在

小张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被骗经历。原来,小张通过“58同城”找到一份在某传媒公司做司仪主持的兼职,在缴纳399元的所谓“终身会员费”和签订兼职协议书之后,小张开始了对未来兼职的美好憧憬,一场司仪主持的报酬是500元,对于小张来说,这可是名副其实的“高薪”了。

然而在焦急等待了两个月之后,迟迟没有活动通知,小张打电话询问情况却始终被告知,再等等,于是小张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面对这场兼职骗局,小张坦言,缴纳399元的所谓“终身会员费”让他有所怀疑,但是一场活动500元的工资充满“了诱惑”,但是没想到钱没挣到还被“忽悠”了399元。“这可是我小半个月的生活费啊!”小张无奈地表示。

记者在“58同城”上选择了三家招聘兼职且待遇不错的传媒公司后,拨通了对方电话,经过询问,凡是去应聘兼职的人都会被要求缴纳所谓“信息费”,有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在太原很普遍。”

记者联系到一位曾经供职于某传媒公司的王小姐,她表示:“这些所谓传媒公司其实就是‘二道贩子’,不可信。”

“凡是在我曾工作的公司里兼职的大学生都被要求缴纳一定的‘会员费’、‘信息费’等,按照一个季度、半年、一年、两年分为四档,而且各种工作所要缴纳的费用也各有不同,以司仪主持为例,一个季度是108元,半年308元,一年508元,两年608元。”王小姐坦言,其实很多时候大学生被收取费用后大部分人是不会安排工作的,只有少数人才能有机会。

选择需格外谨慎

在现实中,类似小张这样的遭遇并不鲜见,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兼职信息、让白领们都羡慕的收入,很多大学生都缺乏社会经验和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他们很难辨别信息真假,在兼职招聘中被骗也就在所难免。

可以想象,在缴纳了所谓的“会员费”、“信息费”之后,这些大学生一边憧憬着每月可观的兼职收入,一边开始漫长的、没有任何交代的等待。我们特别注意到,当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之后,绝大部分大学生都会不了了之。

王小姐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生习惯从网上找兼职,看重的就是各大专业网站的可信度高,但是,往往这些信息并不一定可靠,兼职招聘骗局无处不在。王小姐提醒广大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第10条,明确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和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那种变相收取所谓的‘会员费’、‘信息费’等,都是违法的,不要轻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的生活往往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美好,高薪背后必然要求大学生有着出众的个人能力,但也很可能是华丽背后的骗局。

专家表示,学生兼职对于以后的成长是很需要的,但是在面对形式多样、待遇诱人的校外兼职招聘信息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多加考虑,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谨防骗局,切实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王佳丽 实习生 李田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