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时政

国企的特权时代正在成为过去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贠娟绸 发布时间:2014/3/31 10:15:00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将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

这条信息透露出,在中国,国企的特权时代正在成为过去。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刚刚经历了外族的入侵和战争之后的中华民族,怀着对强国的强烈渴望,确立了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为目标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政府对经济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实行计划经济。而这也同时确立了国企对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等关系国计民生领域的垄断地位。

不可否认,上一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在这一体制下,我国的经济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

但这种垄断带来的危害,我们也有目共睹。在这种垄断的强势之下,这些领域的国有企业,坐享国家的资源优惠和诸多的优惠政策,即便不那么为经营费心,也能稳赚高额利润,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也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还带来了社会收入分配的不科学和不公平。

而在公众服务领域,它也让公众利益备受侵害。从ATM跨行查询、账户服务费、银行卡年费、异地存取款费、短信提醒费,到零钞清点费,无论抗议的声浪再大,银行方面向来都是置若罔闻、想收就收;汽油卖得再贵,消费者同样只能选择接受……

伴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之后,国家及各地都出台了不少符合当地现阶段实际的国企改革方案。这些方案中,就有不少是关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相关垄断领域的。而且有的方案已经开始实施。比如,中石化重组旗下销售板块;中石油已在地方油气开采和油气管道建设方面,尝试引入民营资本……

也就是说,伴随着这些方案的实施,国企在相关领域内的特权将被彻底打破。

这一打破,为相关领域带来了新鲜的资本血液。这些领域将会在市场作用下,逐步打破资源配置的原有格局,将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这一打破,也带来了竞争。一方面,为民间资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给了社会资本公平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新进入的颇具活力的社会资本,势必会让原有的占有垄断地位的国企居安思危,打破思维定势,从与社会资本公平竞争出发,引进人才、技术,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和改善内部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将企业的活力激发出来,做大做强自己,最终依靠自己的实力在国际上占有一定地位。

同时,还可以为更多的人带来就业机会。社会资本的进入,本身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开始就业,而且还将使社会财富进行恰当分配,这样,国家的运行也会更安全些,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一定会又好又快一些。

唯如此,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重要领域改革取得的新突破,才能真正为国家、为百姓带来福祉。

贠娟绸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