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3月30日讯(记者 樊晋铁)经过3年的扶持,我省确定的8个马铃薯“一县一业”基地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未来几年中,对推动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将会起到关键作用。8个马铃薯“一县一业”已形成约30万亩规模化高产示范基地,平均亩产2034.4公斤,比全省910公斤的平均亩产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同时,推动了马铃薯加工业快速发展,三年来新建、扩建多家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新增加工转化能力20万吨。
2011、2012年,我省先后确定左云、岚县、临县、蒲县、方山、五寨、娄烦和静乐为我省马铃薯“一县一业”基地县,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当地马铃薯产业进行扶持。随着马铃薯“一县一业”政策的连续扶持,带动了当地政府和企业对马铃薯产业的投入。据省农业厅的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8个基地县政府和10多个企业三年累计投入2.44亿元用于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这些投入涉及种薯繁育、新品种引进试验、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对促进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种薯繁育设施条件得到改善,繁育能力全面提升。截至2013年底,8个“一县一业”马铃薯基地县共建成组培室4700多平方米,温网室283亩分别比2010年增加2100平方米和224亩。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提升了种薯生产能力,经过3年的持续扶持,8个马铃薯基地县微型薯产量1773万粒,占全省的46.2%;原种产量8200吨,占全省的32.5%;一级种薯产量10.78万吨,占全省的54.6%。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以脱毒种薯推广为载体,带动了包衣、高垄栽培和机械化耕种收等马铃薯高产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从根本上提升了马铃薯种植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8个马铃薯“一县一业”已形成约30万亩规模化高产示范基地,平均亩产2034.4公斤,比全省910公斤的平均亩产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推动了马铃薯加工业快速发展。
经过3年的发展,新建、扩建多家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新增加工转化能力20万吨, 涌现出双喜鹏程淀粉、雪龙公司、宜芳食品、方山隆盛、京奥等年转化当地鲜薯40%以上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目前8个县马铃薯加工转化能力已达45万吨。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