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服装零售价为啥只升不降?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吕游 发布时间:2014/4/1 10:43:54

随着天气一天天回暖,各个品牌的新款春装、夏装、单鞋都已经全面上新。行走在明亮舒适的商场里,各式各样的服装在迷人的灯光映衬下,显得更加光鲜亮丽,让爱美的女士们欲罢不能。但面对高昂的价格和偏低的折扣,却让消费者直呼“伤不起”。

商城服装价格一路飙升

在茂业百货商场二楼,色彩鲜艳、款式独特的女装引得众多女性消费者跃跃欲试。记者看到,今年的春夏装以亮色为基调,荧光黄、荧光绿、嫩粉色、白色颇受欢迎。和每一季新装上市一样,刚上市的春装定价不菲,衬衫、雪纺衫多数在300元到600元左右,西装、风衣等外套在500元到1000元左右,就连一条牛仔裤的零售价也上涨至400元到600元不等。“新款春装、夏装都没有折扣,会员可以打9折。”商场ONLY专卖店的销售人员小张介绍道。

面对昂贵的价格和偏低的折扣,众多消费者纷纷表示买不起。

市民周小姐刚刚参加工作一年,平时比较喜爱时尚个性的衣服,可这两天逛了几个商场,却决定在网上买衣服。“这件衣服是我去年买的,花了600多元,今年上市的春款样子不论面料还是款式都基本类似,只是花色有所变动,但是价格却一下子涨到800多元。”周小姐边指着身上穿的连体裤边说道。看看衣服的价格,再想想一个月才2000多元的工资,感觉已经逛不起商场了。

在北美新天地商场,私企上班的李女士一下午逛了两层女装品牌,自己心仪的服装不少,但就是价格高的不敢问津,最后只能空手出门。她苦笑道,去年快过年的时候在这里买了两件羽绒服,总共才花了3400多元,可现在春装价格却比羽绒服还要高。一件大衣超过2000元,裙子、裤子随便拎起一件也将近1000元,新款上市还大都没有折扣。

在商场逛了一圈后,记者看到仅有艾格周末、舍漫、OTT等少数品牌新款打折,但是折扣很低,仅在8.8折到9折之间。加上今年服装的价格比往年普遍上涨,月收入2000多元的消费者直言逛不起商场。

批发价格也在上涨

与商场里价格高、折扣低的衣服相比,服装城批发市场内的服装今年也不便宜。记者在批发市场内看到,夏装已经占据了市场一大部分,短袖、裙子的价格和去年相比高了不少。

在一家服装批发店里,一件短袖T恤批发价已经卖到了70元,单衣、风衣等春装的批发价格也在100元以上。虽然这个价格比起专卖店的价格是便宜了不少,但是和前两年相比每件批发价却涨了近20元,像以前每件只卖30元、40元的T恤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

张女士在三墙路租了一家门面房从事服装生意,听记者问到进价的问题就不停地说:“你看我这两包就花了8000多元,这还只是进价。近两年,人工、物流、仓储、运输等费用都在上涨,但最难以负担的还是租金和电费,店里没有暖气,为了给客人在夏季和冬季创造舒适的选购环境,70多平方米的店铺还安装了空调,加上房租租金、人工等一些费用,这样算下来一件进价100元的衣服就得翻倍往出卖才不会赔本。”她指着手中的两大包衣服抱怨着做生意越来越难了。

在一些服装店里,有很多服装跟知名专卖款式一样,尽管店主说是正品,但款式、面料、颜色都与知名专卖有所不同,虽然是仿名牌,但一件短T恤的价格也要120元左右。

各个环节层层加价

为什么今年的服装售价越来越高,铜锣湾一家专柜的导购告诉记者,“现在什么都在涨价,今年的房租涨了,物价上涨员工的工资也得跟着涨,这个钱都要体现在服装价格上。”

据了解,一件服装从原材料采购到柜台,中间要经历多重代理销售环节,每个环节代理商都要在保留自己利润的前提下再加价。进入零售终端之后,品牌再根据知名度决定最后的加价率,在这一个环节所增加的价格也是最高的,而最后都需要消费者买单。一般品牌可能加价率在5倍左右,知名品牌甚至能达到10倍。

一大部分消费者的收入虽然不高,但热衷购买品牌商品,认为品牌价格高可以满足自身的虚荣,在朋友面前也很有面子,这样也促使了一些服装上的“虚高”价格。

还有就是同一品牌的服装,国内的价格要比国外高很多。以耐克的运动短袖为例,在美国的专卖店,最低的不到10美元,折合60元人民币左右,在中国最便宜的也要达到200元一件,相差很多。同时不少奢侈品牌在中国要征收6.5%-35%的关税,在价格上相差就更大。

另外,价格上升也跟商场的营销模式有关,如今一些大型百货商城目标定位在高端消费人群,商家所发行的商业预付卡模式占据了其大部分的营业额,支撑着商场的高端消费。

本报实习记者 吕游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