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两个月,我省电力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4.8%,达到25.2亿元,占全省工业利润比重的69.6%,首次取代煤炭工业成为全省工业中利润最大的行业。
但是,煤炭工业依然是全省工业的“顶梁柱”,前两个月实现工业增加值444.2亿元,对全省工业贡献率为97.7%,拉动全省工业增长5个百分点。
4月2日,省统计局发布的1-2月山西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我省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94.6亿元,同比增长5.1%,较上年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82亿元,同比下降7.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9.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5.8亿元,同比下降62.6%,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28个百分点。
“在主要工业品需求持续不振、内生增长机制尚未建立的大环境下,我省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整体上仍将处于艰难的调整期。”省统计局工交处的童超表示。
“去年一整年,特别是5月份到年末,我们承接了大量订单,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随之快速增加。”富士康(太原)公司项目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订单量与去年是没法比的,接单不足且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导致了企业产品增加值下降迅速。
事实上,今年以来,产品增速回落不仅仅体现在装备制造一个行业。据统计,我省钢材产量与发电量保持增长,但增速回落,生铁产量同比下降3.1%,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8%,平板玻璃同比下降9.4%,氧化铝同比下降1.2%。食品工业中,白酒产量15563千升,同比下降16.4%,酒制造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亿元,同比下降35.7%;实现利润3亿元,同比下降66.6%。
“全省工业40个行业大类中, 22个行业净亏损,18个行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童超表示,前两个月,我省工业亏损企业单位数达1831户,同比增长13.2%,亏损面达47%,居全国第二,其中,煤炭工业、焦炭工业、有色金属工业中亏损企业数过半。
童超分析称,工业产销衔接不畅也是我省工业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前两个月,全省工业产销率93.3%,较上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在全国31省中居第28位。此外,煤炭工业经营持续困难也增加了工业运行压力。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切实解决我省工业结构不合理、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童超认为,煤炭工业坚持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高碳资源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非煤工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以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为统领,着力保持全省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王蕾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