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的耕耘决定着秋天的收获。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春季农业生产搞好,自然离不开及时掌握相关的市场信息。为此,记者日前专门走访了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以及相关的省农业种子总站、省果业工作总站、省蔬菜站、省植保植检总站,就今年有哪些新的玉米品种可助粮食增产,种植中药材、蔬菜的市场前景如何,水果生产能否赚钱,春季麦田病虫草害怎样防治等农民朋友关心的生产信息进行了咨询,现将这些实用信息提供给广大农民朋友,以期作为春季农业生产的信息参考。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这就是种子的魅力。日前,我省农业种子总站权威发布,新推出10个玉米新品种供农民朋友自主选择种植,以期为今年全省粮食再增产助力。
这10个玉米新品种都经过了省农业种子总站严格审定,其中,适宜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区种植的有3个品种,即利合16、并单16号、强盛388。其中,利合16每亩留苗4500-5000株,并单16号每亩留苗3800-4000株,强盛388每亩留苗3500-4000株。这3个品种的亩产分别是500公斤以上、600公斤左右、700公斤左右。
适宜山西春播早熟及中晚熟玉米区种植的品种有5个,即龙生1号、大丰30、潞玉36号、诚信16、华农138。其中,龙生1号每亩留苗3500-3800株,大丰30每亩留苗4000株左右,潞玉36号每亩留苗3800-4000株,诚信16每亩留苗3500株左右,华农138每亩留苗3500-4000株。这五个品种都属于高产品种,除龙生1号亩产在700公斤左右,其它品种亩产都在800公斤左右。
适宜山西南部复播玉米区种植的品种有2个,分别是晋单82号、强盛369。这两个品种都是一年两茬作物区的专用种子,由于是小麦收获后的复播,生长期较短,亩均留苗在4000株左右,所以亩产都在650公斤左右。
果园还是“摇钱树”赚钱需要练“内功”
今年搞水果生产赚钱吗?这是果农心里最大的牵挂。省果业工作总站给出的答案是:果园还是“摇钱树”,只是赚钱需要练“内功”。
省果业工作总站提供的信息显示,2013年全省果园面积达819.8万亩,果品总产量为702.23万吨,全省鲜果平均果品销售价格为2.8元/公斤,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16%,全省果品总收入达196.3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87%,农业人口人均果品收入832元。
在市场利好行情的激励下,2014年全省果园面积将有所增加,预计将达到830万亩。今年如果天气状况稳定,花期不发生低温、霜冻、大风等自然灾害,预计全省果品总产量将达到800万吨,比2013年增长20%左右。虽然果园面积将会增加,果品产量也将增加近100万吨,但经过对市场走向和果品行情预判,得出的结果是,果品价格可能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上扬(至于阶段性和局部性的价格波动也不排除)。
省果业工作总站提醒果农朋友,虽然果品形势看好,但要赚钱还必须踏踏实实练好“内功”,即搞好水果产业的提质增效。2013年我省把推进水果产业发展列入十大强农惠农政策之中,对老果园改造和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设给予补贴,推动了全省水果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2014年必须继续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将淘汰老劣品种、不适宜区和次适宜区果园的力度加大,同时,积极推进果树栽培适宜区加快发展新的果园面积。这样才能提升山西果业的核心竞争力,果农才能有钱可赚。
作为练“内功”的应有之意,果农还要重视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当前,我省水果生产正处于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的关键期。大力实施水果标准化生产,将绿色果品、有机果品作为果品品质升级效益增长的重要依托。
今春麦田病虫及草害防治“指南”
小麦是我省夏粮的“主角”,小麦的丰歉直接决定着夏粮的收成,因此搞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及草害防治就成为春季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
省植保植检总站对今春麦田病虫及草害形势作出这样的预判:
根据各麦区冬前麦田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结合近年病虫发生态势,并组织有关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4年春季小麦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小麦红蜘蛛在南部麦区中等发生,运城、晋城麦区旱垣、向阳坡地偏重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发生面积500万亩;小麦穗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50万亩;小麦吸浆虫轻发生,发生面积55万亩;地下害虫中等发生,程度与上年持平,发生面积480万亩;白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30万亩;纹枯病在南部高水肥麦田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30万亩;叶锈病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小麦条锈病在运城南部麦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
为此,省植保植检总站专家建议,各地要在农业病虫及草害防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技术规程,适时做好条锈病防治、白粉病防治、纹枯病防治、小麦红蜘蛛防治、小麦吸浆虫防治、麦叶蜂防治及麦蚜、黄矮病防治,做到防治及时,将病虫处理在初发阶段、为害的前期。
本着两手抓的原则,选择在小麦返青至拔节前的防治最佳时间段,应用麦田化学除草技术,防治播娘蒿、婆婆纳、荠菜、离子草、麦家公、猪秧秧等阔叶类杂草。灭草时,可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每亩10克-12克,或75%苯磺隆干悬浮剂每亩1克,兑水30-50公斤喷雾;也可选用72%2,4-滴丁酯乳油每亩50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雾。特别注意:使用2,4-滴丁酯时必须使用专用器械,同时喷药时应注意防止药液漂移到其他作物上,以防产生药害。
施药时应注意:在正确选择除草剂种类的基础上,严格掌握用药量、最佳施药时期以及施药的温湿度要求,一般平均气温稳定在10℃时使用除草剂效果好,低温影响药剂的发挥,同时也容易引起药害。施药时除草剂要随配随用。
种植蔬菜中药材 “钱景”看好
菜棚子等同钱袋子。这是农民对蔬菜增收的溢美之词。2013年我省全年菜价走势与往年趋同,同比呈明显上涨态势,蔬菜年均单价1.77元/公斤,比去年增0.2元,增幅达12.7%。据统计,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达1000元,比上年增收140元。
省蔬菜站预测,受蔬菜价格上涨、设施蔬菜效益较高、政府大力推进设施蔬菜发展等因素综合影响,预计我省今年蔬菜生产总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但设施蔬菜面积、产量、产值仍将继续增长,预计全省仍将新增设施蔬菜25万亩以上。但是,由于蔬菜生产资料价格、菜地租赁费用、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4年,在不出现大范围灾害性天气和突发事件的前提下,全年蔬菜价格仍呈高位运行,缓慢上涨态势。也就是说,农民种菜不仅能赚钱,而且还能多赚钱。
省果业工作总站预测,今年中药材市场的“钱景”继续看好。市场需求仍有所增大,主要表现在野生品种、中低价品种、用途拓宽、用量增加的品种上。
在生产中,建议农民要因地制宜,发展道地大宗品种。适合我省种植的大宗中药材品种,晋北地区可以发展黄芪、甘草、柴胡等;晋中地区可以发展黄芩、柴胡、连翘等;晋东南地区可以发展党参、柴胡、黄芩、连翘等;晋南地区可以发展黄芩、柴胡、连翘、生地、旱半夏等。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中药材野生半野生抚育,这样既能减少投入,提高药材品质,还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更重要的是增加农民收入。
本报首席记者魏贵富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