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山西当代东方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13年度报告。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79.22万元,同比增长3.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26.39万元,同比减少28.16%,每股收益0.0109元。该公司本年度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主营业务收入同期增长77%
公司累计亏损超2亿元
该公司原名大同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设立时主营业务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生产和销售”。2008年8月,该公司由于环保原因水泥生产线全面停产后,主业停止,资产闲置,偿债压力较大。2010年12月31日厦门当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入主本公司后,公司主营业务分别于2011年3月29日主营业务变更为“文化艺术活动策划展览;房地产业的投资经营与开发;物流业投资、矿业投资”。经过三年的业务转型期,经营已逐步走上正轨,主营业务逐年增长,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1611.48万元,较2012年的911.43万元有较大增长,公司的经营模式、经营架构经过三年的规划调整,已趋于稳定并呈上升趋势。
本年度,负责公司审计工作的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内容为:我们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截至2013年12月31日当代东方公司累计亏损2.55亿元,主营业务规模较小,原有资产和负债尚未处置完毕,财务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对此,董事会也给出说明,目前由于公司各项业务处于市场开拓初期,在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方面事实上存在以上情形,但公司已经采取通过加强业务团队建设,适当增设分支机构等措施,推进内容资产业务的延伸开展,使公司在数字内容销售、节目制作与发行、新媒体频道运营等业务项目上有较大进展,并将适时地启动融资项目,以全面改善公司经营、财务状况。故董事会确信,随着各项经营工作的加强及通过前期大量准备工作的积累,会逐步显现战略转型成果,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也将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公司会迎来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行业未来趋势
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该公司年报对所处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可为我省同类公司借鉴。
该公司年报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持续出台一系列扶持、促进文化产业的政策,将文化产业提升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加以推进,政策的推动、环境的改善、需求的增加,必将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该公司年报分析,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仍偏低,仅为3%左右,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与机遇并存,传统及新型文化产业同样面临着市场需求多元性、模式多样化情形,找准定位并有效把握未来行业整体趋势将是企业面临的挑战。
推进高清数字节目
加强市场营销力度
该公司年报称,2013年,公司紧紧围绕董事会确定的经营计划目标,不断开拓,积极推进高清数字节目内容的市场营销工作,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务收入逐步增长,业务发展趋于稳定,公司通过对上游内容资源的整合,使公司拥有了包括美剧、韩剧、综合娱乐节目等多类型的内容资源。
该公司年报透露,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年初董事会制订的继续加大高清数字内容版权整合、推动新型传媒和高清数字发行业务布局的发展战略,以及加快公司新确定业务项目的推进开展,积极落实公司与相关战略合作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的执行,推进公司高清数字节目的推广实施、高清影视项目的制作发行等项目目标的实质性进展的经营计划,公司加大了对上游内容资源的整合,除2012年与北京天天高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署的合作经营内容资产节目外,2013年又整合了国内外电视剧内容。
同时,在业务方面,公司加强了市场营销力度,组建专业团队,开拓了辽宁、福建、河北等地的市场业务,实现了公司的业务增长,同时公司加大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以政府主导的土地收储行为以及最终的补偿方式的确定,减轻了公司土地相关费用的负担和包袱,盘活了公司的资产,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本报记者 王佳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