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4月14日讯(首席记者 崔晓农)据太原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山西省进出口总值1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5%,进出口总值居全国第26位,增速居第27位。其中出口95.2亿元,增长4.8%,出口总值居全国第24位,增速居第10位;进口87.8亿元,下降27.2%,进口总值居全国第25位,增速居第29位。贸易顺差7.4亿元,去年同期为贸易逆差。
今年我省一季度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较快,进口大幅下降,加工贸易进出口小幅回落,保税仓库进口货物大幅下降。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106.2亿元,下降13.4%,出口增长16.6%,进口下降28.3%,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8.1%。加工贸易进出口65.4亿元,下降7.3%,占全省外贸总值的35.7%。同期,全省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进出口9.8亿元,下降43.3%。
山西对传统市场进出口有所下降,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较快。一季度,山西省进出口市场呈现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对欧盟进出口增长5.1%,对美国进出口下降11.8%。对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进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期对东盟、金砖国家、墨西哥以及非洲国家和地区增幅都较大。
国有企业出口增长较快,民营企业出口小幅增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降幅较大。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分别占全省外贸总值的37.8%、34.3%和27.8%。
出口产品中,钢材、焦炭、金属镁和医药品出口大幅增长,手机出口降幅较大。一季度,山西省机电产品出口下降12.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下降18.2%,其中手机出口191万台,下降15.8%,货值23.5亿元,下降19.9%。全省传统出口产品中,钢铁等金属及制品出口增长31.6%,化学工业品出口增长31.6%,矿产品出口增长20.3%。传统出口产品重新成为全省外贸出口的主要增长点。
进口产品中,铁矿砂进口大幅下滑,农产品进口大幅增长。一季度,我省铁矿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铁合金进口都有较大幅度下滑。其中铁矿砂进口326万吨,下降51.8%,货值25.1亿元,下降51.5%;机电产品进口下降14.3%,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下降27.2%,铁合金进口下降8.8%。同期,铜及铜矿砂进口增长47.5%。
此外,在全省11市中,长治、晋中、运城和大同进出口增长较快。其余7市进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长治铁矿砂进口和化肥出口大幅增长带动全市进出口大幅增长,而晋中则受益于平遥煤化和新泰钢铁进出口的大幅增长,运城的焦炭和金属镁出口、铜及铜矿砂进口增长带动运城整体外贸形势好转,大同外贸的增长点主要为医药品出口。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