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绛县农村信用联社各项存款突破20亿元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田关平 发布时间:2014/4/16 9:50:55

前言:截至3月底,绛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突破20亿元,余额达到21.6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份额的36.4%,稳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这不仅是量的飞跃,更是一个质的突破,这表明绛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转型提质的新阶段。

20亿元存款规模的背后,是对绛县农信敢于面对现实、超越自我、负重前行的肯定与回报。2011年,联社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立足实际,响亮地提出了“一年脱困,两年提升,三年改制农商行”的发展规划,带领全体员工以服务“三农”经济为宗旨,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制组建农商行为目标,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发展,在服务中求发展。从2011年开始,绛县农村信用联社各项存款连续3年每年以3亿元的速度递增,各项存款余额由2010年末的10亿元,迅速突破13亿元、18亿元、直到目前的21亿元。前10亿元的存款,用了将近60年时间,而从10亿元到20亿元,仅用了3年时间,这样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速度,这样的存款规模,对于一个同业竞争激烈、财政收入2亿多、人口不到30万的山区小县来说,是超乎想象、相当不易的。

20亿元存款的背后,是对绛县农信不断创新、提升服务形象、社会形象的肯定与回报。面对强手如林的金融业竞争,绛县联社确立了“以服务求生存,树形象促发展”的理念,全力实施形象再造工程。一是加快精品网点建设。按照“城区网点精品化、集镇网点标准化、农村网点安全化”的要求,购置了联社办公大楼,彻底解决了几十年来联社没有办公场所、营业部租赁民房营业的尴尬局面;同时,完成和正在完成对城关、东城等信用社办贷大厅的改造和山底、卫庄、安峪信用社的选址、改造工程,硬件建设焕然一新。二是优化网点服务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营业场所添置电视机、填单台、叫号机等便民设施,大力优化网点服务环境,提高客户“回头率”,使客户进入营业大厅即体会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三是提高社会公信力。通过现场阳光放贷、设立便民服务取款点、集中企业授信等形式,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墙体广告等媒介,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巩固了农村金融阵地,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公信力和美誉度。

20亿元存款的背后,是对绛县农信矢志不渝支持“三农”、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肯定与回报。绛县联社真正从“三农”的需求出发,用心、用情、用责任、用制度,做好每一个细节,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首先,转变作风,发扬背包下乡作风,携电脑、带票据,进村入户,上门办贷,定时定点现场办公,为农户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通过评级授信、阳光放贷,对农户信用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等进行创新等措施,积极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经济。目前,已经形成大樱桃、草莓、山楂、蔬菜、食用菌、药材的种植加工,牛、羊、猪、梅花鹿、鸡、兔的养殖加工等84个特色产业基地。其次,在支持中小微型企业方面,他们深入涉农企业开展信用调研,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种植、养殖园区,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共同致富。同时,设立小微企业经营中心,设置了业务专线电话,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并为36家优质企业进行公开授信,授信额度达4.5亿元。第三,全面推行包片业务经理制度,公开包片业务经理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实行包片负责和限时办贷制度,提高了农户贷款效率,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第四,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对农业特色产业推出了“福农贷”、“红金贷”、“药财贷”、“莲财贷”等特色产品;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户以及工薪客户贷款,推出了“商户通”、“白领通”、“安居贷”、“及时雨”、“商圈贷”等贷款业务,这些信贷业务,减少了审批程序,缩短了办贷时间,强化了服务功能,快速拓宽了信贷业务的渠道。

20亿元存款的背后,是对绛县农信不断转变经营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肯定与回报。绛县联社一班人不断引进商业银行先进经营管理理念,扭转过去的粗放经营为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一是实行扁平化管理,提高执行力。联社设立网点管理部,对基层网点实行了扁平化管理,缩小了管理半径,减少了中转管理环节,将过去县联社管理主社转变为直接管理到各营业网点。组建了远程监控、远程授权、事后监督等“三大中心”,加强了对基层社的监督管理,由过去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督;二是机制创新,实行等级管理。县联社将基层网点设置为一至四个等级,把存、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利润等10个指标列为评级依据,并与员工薪酬挂钩,对连续两年等级评定为四级和当年下降两个或两个以上等级的网点,主任实行末位淘汰;对连续提升等级的营业网点,联社实行动态管理,并对网点负责人予以表彰奖励、提拔重用,有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引入竞争,推出柜员制管理。不仅满足了广大客户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客户办理业务时的“排队”现象,也有效的“倒逼”员工自觉提高业务素质,严格按操作程序办理业务,增强风险意识,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四是严格考核,调动全员积极性。一度时期,绛县联社的存款增幅忽高忽低,月末升月初降的“冲时点”现象十分突出,“一定是客户出了问题!”危急时刻,一班人亲自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深查根源,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果断提出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细分客户、细化市场工作,迅速对全县所有的存量客户、潜在客户,区分机关、公司、企业、零售客户不同性质,划分社区、街道、小区、零散住户不同区域,全部分解到每一个网点,全员营销客户。“客户增加、余额增加重奖,客户减少、余额减少重罚”,严格的奖罚措施,使员工有了切肤之痛,营销意识空前高涨,通过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一站式”直通车服务,实施客户市场的“片警”工程,迅速在全县信用社建立起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客户市场营销理念,员工实现了由“做业务向做服务”、“等客上门向上门服务”的彻底转变,迅速扭转了存款“冲时点”的被动局面,到目前,在该社开立存款账户的达655家,较上年增加了112家,存款较年初上升了3.6亿元。

20亿元存款的背后,是对绛县农信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强化员工队伍建设的肯定与回报。一是描绘企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宏伟蓝图,激发全员展业豪情。通过制定联社三年改革发展规划、组织改制农商行宣讲团、举办“转型我争先、跨越我奉献”主题演讲比赛、“五小”创建、慰问老干部、职工免费体检、免费用餐、成立爱心基金、团购住房、开展“我为改制农商行献计策”活动,增强了绛县信合的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全员的工作热情。二是多渠道增加员工收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依赖度和忠诚度,提升员工的自豪感,从而稳定了员工队伍,调动了全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树立“天天都是旺季”的思想,早谋划,早动手,早落实,强服务,强管理,强推进,持续开展季度性劳动竞赛,始终保持了发展的强劲势头,开创了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三是匡正用人之风,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他们严格按照省联社“三个推荐”原则,确立用人导向,通过业绩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对9个部门经理、网点负责人进行了调整,选拔了18个后备干部、22个业务骨干,把一些真正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同志选拔到了领导岗位上,使中层干部识高一品、才高一筹、业高一等。四是狠抓员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抵制各种消极腐败思想的侵蚀。绛县联社一班人先后组织全体职工围绕“为谁服务,为谁工作”与“和谁比,怎样比”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揭摆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抵制奢侈享乐的生活方式,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使全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不断提高,涌现出一大批秉公办事,文明服务,廉洁奉公的文明职工。不断强化合规教育培训,明确合规对企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通过梳理、完善综合、信贷、财务、纪检、合规、案防等规章制度,在全员中牢固树立了“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理念。通过每月一次的会计人员技能比武及实施规范文明礼仪,有效提升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把文明服务转化为“为客户着想、使客户满意”的自觉行为。

绛县农村信用社存款突破20亿元,只是一个新的开端,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绛县农信将以新的姿态,凝心聚力,改制组建农商行,实现美丽信合梦!

原标题 20亿元存款的背后……

□田关平 任卉 权肖君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