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春播时节迎来“及时雨”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畅雪 发布时间:2014/4/16 10:21:12

近日,我省大部分地区迎来降雨,虽然给百姓出行带来不便,但对春耕农业生产却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报记者 王昕 摄

 

 

4月14日夜间至15日白天,我省大部分地区迎来了一次降水过程。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这次过程中,我省临汾、运城、长治东部、吕梁南部等地区,降水量都达到了10毫米以上,部分地区超过了20毫米。

春雨贵如油。4月中旬的这场喜雨,对缓解此前我省南部地区的旱情、促进冬小麦生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冷暖空气交汇带来“及时雨”

受北上暖湿气流和南下冷空气交汇的影响,14日夜间起,我省大部分地区迎来了一次降水过程。

省气象台监测显示,14日08时至15日08时,全省24小时降水量介于0.7毫米-21.3毫米之间,临汾市、运城市、长治市、晋城市的全区,太原市、晋中市、吕梁市的大部,忻州市的局部共75个县(市)出现了降水。其中,吕梁市南部、临汾市中东部、运城市北部、长治市西部、晋城市中西部、晋中市东部山区等共29个县(市)降水量达到了中雨标准。伴随降水,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也普遍下降。

据了解,4月中旬出现这样大范围、密集的降水并不常见。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4月我省出现“春旱”的机率要远高于频繁的降水。而春季常见的冷暖空气交汇现象,却在这个4月为我省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好雨作用等于“拔节水”

14日夜间的降水,对于广大麦区意义重大。

记者从省气候中心农气科了解到,此次降水过程,不仅缓解了此前出现在我省中南部部分地区的旱情,更改善了已经进入春播期地区的土壤墒情。目前我省南部地区的小麦已经进入了拔节期,水分需求量增大。而及时、有效的降水,犹如为麦区浇了“拔节水”,能有效地促进冬小麦的拔节、孕穗、分蘖。

据了解,此次降水过程并未覆盖大同、朔州、忻州等北部地区,这些地区出现的部分干旱情况暂时还未能得到彻底缓解。不过,由于以上地区尚处于备耕期,15日夜间起,将影响到同朔地区的降水过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的旱情,提高当地土壤含水量。

未来一周还将有降水过程

记者15日从省气象台了解到,未来一周我省天气多变。冷暖空气交汇带来的降水将从16日夜间起渐渐停歇,气温也会有所回升。而18日夜间开始,将再现降水天气过程。

具体预报如下:16日夜间到17日白天:全省大部分地区小雨转多云,16日夜间忻州、吕梁、太原等地的局部地区有中雨。吕梁、临汾、忻州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短时大风;17日夜间到18日白天,全省阴天转多云;18日夜间到19日白天,全省阴天,大同、朔州、忻州、临汾、运城、长治和晋城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雨;19日夜间到20日白天,全省阴天转多云,大同、忻州东部、阳泉、晋中、临汾、运城、长治和晋城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阵雨;20日夜间到21日白天,全省多云间晴天;21日夜间到22日白天,全省晴天转多云。

气象专家提醒,春季天气多变,气温起伏较大,公众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增减衣物。目前全省各地正逐步进入春播期,降水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但也有利于杂草生长,并易引发病虫害。广大麦区应注意抓住降水时机趁墒追肥,并做好田间除草除虫工作。

本报记者 畅雪 通讯员 班胜林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