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税收“一煤独大”成色大减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桑莉媛 发布时间:2014/4/30 9:51:39

3月26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530元/吨,连续11周下跌,降幅超过16%;4月14日,太原煤炭综合价格指数86.5,为该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较上年下降14点,连续10周下跌……

这是一个初夏将至的时节。然而,对于山西的煤炭市场而言却逢春尚早。

据省国税局统计的一组最新数字显示,一季度,全省煤炭行业入库税收105.2亿元,同比下降30.3%,占全省收入规模的36.8%,比2013年同期回落9.6个百分点……

持续走低的煤炭行情,回落下降的税收占比,当“黑金”变成了“土豆”,山西煤炭行业逐渐褪去了昔日风采。同时,在与其休戚与共的山西税收中,也放低了其“一煤独大”的身段。

煤价难涨,“秧”及税收

一直以来,山西“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始终影响着“钱袋子”,而煤炭价格与山西税收同样休戚与共。

据省国税局统计,全省原煤洗煤业入库增值税86.8亿元,同比下降27.4%,减收32.8亿元。全省重点监控的226户重点煤炭生产企业167户税收下降,下降户数占比达73.9%,减收37.5亿元。

而与煤炭生产行业关联度较强的煤炭运销行业,同样受到煤价低位运行的冲击,实现增值税持续下滑。据统计,一季度入库增值税8.3亿元,同比下降20%,减收2.1亿元。全省重点监控的29户煤炭运销企业17户出现减收,减收额1.4亿元。

“全省煤炭行业税收下降,主因是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等因素合力的结果。”省国税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处长杜飞彪说。

据了解,1-2月,全省煤炭行业实现利润11.8亿元,同比减少29.2亿元,降幅高达71.2%。一季度全省煤炭生产行业入库企业所得税9.58亿元,同比下降52.14%,减收10.44亿元。尽管1-2月份全省出省煤炭销量9812万吨,同比增长5.3%,但仍无法弥补价格下跌对税收产生的影响。

工业疲软,税收乏力

“煤炭工业前两个月实现工业增加值444.2亿元,对全省工业贡献率为97.7%,拉动全省工业增长5个百分点。”

这是一组据省统计局发布的1-2月份山西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数据。乍一看,数据沾着喜气。事实上,冷暖自知。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就开始进入深度下行通道。2013年5月,全省吨煤综合售价跌破500元关口。2014年1月份,全省重点煤矿销售煤炭7447万吨,同比下降7.8%,减少632万吨;1月末,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584元/吨,环比下跌36元/吨,同比下跌46元/吨。初步测算,因量减价跌影响增值税约3.5亿元。

据了解,前两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全国8.6%),低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其它指标中,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下降8.5和3.5个百分点,倒挂5个百分点,已连续倒挂36个月;工业用电量仅增长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

杜飞彪分析认为,山西省宏观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工业增速、工业用电量等经济指标有所回升,但回升基础尚不稳固。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工业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难以支撑税收增长。

金税“发力”,堵漏增收

虽然,去年四季度,受冬储煤等季节性消费因素影响,煤炭价格迎来久违的上涨行情,一度回归至2013年1月份水平。但进入2014年,煤炭市场再度低迷,煤炭企业竞相降价,造成煤炭价格迅速走低。

因此,省国税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处长杜飞彪判断,从目前形势看,受需求不振、产能释放以及节能环保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仍将遭受打压,价格有进一步下探的风险。

杜飞彪表示,煤炭经济下行对组织收入同样构成了较大压力,新的税收增长点对税收还未形成有力支撑。为此,省国税局将加强煤炭行业等主体税源调研和预判,全面掌握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按照绩效管理要求,将组织收入指标细化落实到各层级各部门。

同时,借助金税三期税收信息化优势,加强煤炭行业等各类税收数据资源的抽取、梳理和整合,在做好日常收入分析、主导行业分析及管理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分析课题,分税种、分管理事项,出台堵漏增收措施。特别是加大对非煤行业等对象的风险分析和纳税评估工作力度,着力堵漏增收。

本报记者 桑莉媛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