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缝缝补补,本是女人做的事情,但黄小华作为一个大男人,却偏偏喜欢这种细致的针线活,并依靠着这门手艺行走四方。他认为,市场上有需求的地方,一定蕴藏着商机。于是,年轻的黄小华凭借一手织补绝技,坚持“今天的品质,明天的品牌”的经营理念,一路摸爬滚打,唱响了他的财富人生。
商场角落藏着“最牛织补师”
在华宇购物中心九层的安全通道里,有一间30余平方米的屋子被分为里外两间,虽然位置很不显眼,但店里的生意异常火爆……这里就是黄小华的“荣冠服装工作室”。
工作室的外屋摆着两张桌子,一排衣柜,用来接待顾客和存放衣服,里屋则是工作间,放有四台多功能缝纫机、烫台、缭边机等设备,划粉、皮尺、剪刀、针线、挑线器、锥子等织补衣服的必备用具更是随处可见。
从记者进门开始,老板娘忙的头都顾不上抬。刚补完这件,又拿起另一件,工作间里等待织补的衣服,如同一座“小山”堆放在桌子上,员工们有的在缝补衣袖上划开的口子,有的在裁剪裤边,还有的在熨烫衣服。
正当记者观察织补师傅们工作时,黄小华来了,他略微发胖,个子不高,总是笑眯眯的样子。“一般织补这些简单的工作往往都是交给员工们做,像衬衫领袖更换、毛衣修改织补等比较复杂一点的工作,就是我来做。”黄小华边说边拿起手边一件刚刚送来的衣服开始织补,只见他将衣服破洞处的散线往外稍稍一扯,穿在针上,然后仔细观察破洞处的纹路,再平入、轻挑……
“别看衣服只有两厘米大的口子,但如果不补好的话,整件衣服恐怕就要毁了。有一次为了修补一件断线的毛衣,我一下午的时间就都用在了这件衣服上。”在黄小华眼里,任何一个破洞都要一针一线仔细织补,丝毫不能大意。
黄小华说,店里每年最忙的时候是从10月份到第二年的5月份,那时候常常需要加班,经常要从上午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多。
“做这行十几年了,每年从店里‘旧貌换新颜’的衣服,少说也有上万件。”说这句话时,黄小华多少显得有些骄傲。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服装织补是一种纯手工技术,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相当复杂:所用的线需要想办法从待补衣服的边角上抽出来,然后按照面料的纹路一针一线地补上去。”黄小华说,织补最大的特点就是“补过无痕”,织补质量好的衣物,肉眼很难看出;而织补质量不好的,就成了补丁。毕竟这个行业赖以生存的还是精湛的织补手艺,所以看似在补一个小洞,实际上却很考验功夫。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织补店并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有的是按破洞断头算,有的按小洞周长计算,有的按衣服的材料算,还有的按厘米收费,织补好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参考指标。
一针一线“织”出致富路
黄小华是江苏南通人,他今年36岁,妻子37岁。在20多岁时,黄小华跟随亲戚学习了两年的织补技术。刚入门时,他看着密密麻麻的线头,眼睛都直了,根本找不到下针的地方。有一段时间,为了尽快掌握这门手艺,他常常把自己的衣服拿来做试验,结果衣服上经常满是各种各样的补丁。慢慢地,从三天补一个洞,到后来一天就能完成,不断地练习中,黄小华的织补技术也在突飞猛进。
手艺学成后,黄小华的眼光也瞄准了这个市场,开始在青岛做起了织补生意,由于没有开店的经验,生意并没有多大起色,到了第三个年头,黄小华决定离开青岛。经过朋友的介绍和多次实地考察,他了解到,太原市针对高档服装织补的店面并没有几家,市场竞争力并不大,而华宇购物中心作为太原市当时数一数二的高档商场,并没有开设织补店,这对黄小华来说,是难得的好机会。
2002年9月份,黄小华夫妻俩来到太原市,开始和华宇购物中心商谈开设织补店的事宜。“当时商场负责招商的经理感觉‘织补店’很新鲜,加之是一个服务项目,所以事情进展比较顺利,十月初便谈妥了,当时商场的租金是一年一万多元。”黄小华说,选择商场,是因为商场地理位置好,面对的消费群体是中高端收入人群,在管理上自己也不用多操心。
然而,生意的进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初来乍到,工作室没有知名度,顾客对黄小华的手艺大都持有怀疑态度,因此,生意并不是很好,每天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商场里不同专柜的服饰的修改、织补业务。
但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长时间合作下来,黄小华精湛的手艺还是逐渐得到了商场里各商户的认可,并开始变得小有名气起来。人们从听说这里有一位织补能人,到只愿意把衣服送到黄小华的店里来织补,他凭借着高超的手艺和诚信的经营理念,逐渐成为了人们织补衣服的“不二人选”。
这时,黄小华觉得是时候再开一家织补店了。而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2012年10月1日,是天美新天地“173改衣馆”开业的日子。而“173改衣馆”的开张,也让黄小华原本就火爆的生意更加蒸蒸日上……
“虽然,我们现在买了车,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每年还有将近40万元的稳定收入,过上了所谓的幸福生活。但想当初刚到太原时,我们只租得起40多平方米的房子,每天还要起早贪黑地织补,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大概只有我们体会最深。”回想起曾经辛苦打拼的日子,黄小华感慨颇多。
“品牌连锁”黄小华的大梦想
一个大多数女性都驾轻就熟的针线活,却被黄小华从中发现了巨大商机,并一步步把它做强、做大。如今,黄小华夫妻俩把织补生意经营的风生水起,除了拥有两家织补店外,还在华宇、天美商场附近分别租了两间面积将近100平方米的厂房,目前,黄小华的织补店已发展为太原市规模最大的一家。
“织补衣服靠得是口碑,因此,每一件衣服的质量都很重要。一次补好了,顾客对你有了信任感,就会将自己的亲戚朋友介绍来,慢慢地,他们就变成了你的回头客。”黄小华说,做这个行业十几年了,自己也积累了一些感悟和看法,除了精湛的手艺外,坚持质量为首和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是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原因。
生意“做大”了,黄小华也不再“小打小闹”。他的工作室可谓多方位经营,以织补为主,还兼修补皮装、貂皮局部换料、成衣改制等,无论是什么面料,也不管是烟洞、磨破、刮坏,黄小华都能应付自如。
近年来,衣服的面料和款式逐渐增多,这也给黄小华和员工带来了挑战。因此他时常在商场里“溜达”,观察各色衣服,研究衣服的纹路,并外出学习及时更新织补技术。他告诉记者,随着面料行业的不断发展,面料品种不断增多,线越来越细,编织纹路也愈加复杂,如果跟不上面料的更新,就没法织补。除此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审美眼光和设计水平,善于同顾客交流,更新经营理念。
对于将来的发展,黄小华信心满满,他表示,等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开几家分店,并且多找一些有织补经验的员工,以确保按时、保质交货。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把“荣冠服装工作室”开到全国各地,做成一个品牌连锁店,这样才能帮助更多有织补手艺的人找到适合他们的工作,并且更好、更方便地为广大顾客服务。
本报实习记者 吕游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