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的上午,繁峙县金山铺乡郝家湾村的天气仍然有些冷意。然而,在该村海丰农场的谷子试验地里却是一派热闹的场面,许多农民朋友围成弧形,正饶有兴趣地观看山西农业大学教授郭平毅为大家演示韩国产小籽粒播种机的操作要领。
原来,这是山西农业大学开展的“送技术下基层”活动,他们为海丰农场送来了五台韩国产小籽粒播种机。这种新式机器能够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播种精良,一次性定苗,农民不需要再进行选苗作业,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闻讯而来的周边村民一边望着播种机整整齐齐播下的垅床,一边用手挖开刚才播下的种子查看定苗情况,都夸赞新式机器播种“行齐籽匀”、省力省工。
海丰农场的负责人张海民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2013年,张海民通过试种山西农业大学提供的谷子张杂3号、5号、10号新品种,亩产在800斤以上,亩收入2000元以上,效益十分可观,现在有了新机器,更是如虎添翼,想想都令人振奋。
这一次,为进一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山西农大党委书记石扬令带领农大的教授们践行群众路线,来到这里推广张杂10号谷子等新品种,同时试用新型播种机,为群众提供农技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在试验地里,金山铺乡中虎峪村农民赵向南向山西农大蔬菜栽培专家邢国明咨询了大棚黄瓜、茄子等蔬菜种植中遇到的发苦、生斑等问题。邢国明耐心地询问了情况,并帮助老赵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老赵一边听一边记,对专家的建议啧啧赞同。
其他在场的农民也不肯放过这个好机会,纷纷向专家教授咨询有关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有机农业、农业机械使用等方面的问题,教授们的回答让大家感到心满意足。
另外,教授团还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由姚满生等教授精心编写的《谷子产业化技术培训资料》、《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培训资料》等书籍,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活动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多,午饭时间到了,农民朋友们才恋恋不舍地和教授们道别。
本报记者 王雁 实习记者 冯媛 通讯员 乔伟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