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朔州5月11日讯(记者 刘成根 通讯员 崔金鑫 石永杰)近年来,朔州依据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农畜产业的特色优势,把打造全省农产品加工基地,作为全市强农富民的实际举措,收到了良好效果。
朔州市耕地总面积有593.8万亩,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为此,该市深入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开发建设,围绕玉米及秸秆全部被牲畜利用,农副产品全部加工转化,牲畜粪便全部生物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三个全部”和到“十二五”末实现农民户均1头牛、1个大棚、人均10只羊的“1110”目标,出台了涉及财政扶持、用地、用水、修路、税费等一系列发展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加工的优惠政策。
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332家。其中,进入省级梯次龙头企业5家,40家企业进入省农产品加工“513”工程,28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农产品为主的加工“十大板块”建设渐成体系,形成了具有朔州特色的古城乳制品、怀仁羔羊肉、健康燕麦片等十大品牌。
责编 李京益